2017揭西北坑娘妈生,火爆现场!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娘妈天后圣母(即妈祖)诞辰日,俗称“娘妈生”。每年这一日,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张姓村落里,处处张灯结彩,爆竹喧天,因为那是河婆张姓家族最为重大的节日。人们像过节似隆重地举行纪念活动,请来剧团,在北坑、后埔、下滩三个村,按拈签顺序分别在各自的戏台演了两日两夜的戏。近年来,溪角、乡肚、六一等村也紧跟其后,举办演戏活动。在这期间,外出乡亲纷纷回家,亲戚朋友也赶来凑凑热闹。真是一派繁闹景象。而张氏祖祠的神龛龛顶,也都供着妈祖塑像。现在,北坑、后埔、下滩三地戏台前面都建有天后宫,正厅供奉着妈祖像,供人祭拜,长年香火不断。
为此,人们不禁要问:传说中的妈祖是宋代将军林愿的女儿,与河婆张氏有何联系?河婆张氏裔孙为何如此隆重纪念妈祖诞辰呢?原来,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娘妈托梦救东溪的动人传说。
相传河婆及良田乡张姓之太始祖本在苏州府羽宁村居住。历七世孙登麟公,始由苏州南迁至潮州(宋理宗十三年,公元1238 年)。后登麟公之六世孙乔公,复迁居於揭邑北门郭林围。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居住在揭阳北门郭林围大港埔吴埔巷的张姓大五郎乔公,生下善德公。
善德公四岁时,乔公去世。留下妻子王氏和孤儿两人,幸亏竹桥乡善士挚友邻人陈义高的介绍下,认德桥乡同姓王峰山为外亲,并投靠了王家。后来18岁的善德公被招赘到良田赤珠坑黄姓家里。至1477年迁到河婆后埔居住。先寄住在邹可福家,租田借牛,男耕女织,辛苦操劳。生活一稳定下来,就前往竹桥迎回老母亲王太同住,并将父亲骨骸接回河婆,于1492年安葬在浮岗山。
善德公生下4个儿子和1个女儿。长子宗珊公,15岁去世;次子宗瑛(肇基)公,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二月十八日;三子乐业公,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子二代单传至五世后无嗣。传说善德公初来河婆时,寄住在某财主家中以谋生。后来生下一子,便请财主为其取名。财主看不起新来的善德公,竟为其子取名曰“少枝”,意谓善德公来到此地,只能得此一子,无法开枝散叶。
善德公哈哈大笑,道声多谢赐名,赫然以“肇基”(客家话中和“少枝”谐音)之名称呼儿子(即肇基公,又称宗瑛公),自此在河婆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八年后,善德公又得一子,再请财主赐名。财主见善德公基业日盛,眼红不过,歹心又起,给此子取名“落叶”,意谓就算有了“枝”,也会落了“叶”,无法子孙绵延。善德公微微一笑,假装未听清,用之以“乐业”(客家话谐音“落叶”)之名。
从此,张姓不但立稳了根基,而且在河婆安居乐业。财主傻眼,只能叹声:“天数!”,任张姓基业扶摇直上。后来三世祖肇基公,生了三个儿子:笃惠、东溪、西泉;乐业公生了二个儿子:潜斋、南江,潜斋早丧。
娘妈托梦的故事就从四世祖东溪公说起: 转眼间,到了明嘉靖年间。有一年,河婆地面遭受罕见旱灾,久旱不雨,无水灌田,致使稻田龟裂,无法种作。而君子岭的山塘水,当时却为屯田的军人所占据。率直的南江公为了村民的利益,在引水灌田时,由于君子岭屯垦军人的霸道而与之争吵,竟至动起武来,不料失手打死了军人。按当时法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古皆然。南江公系乐业公之独子,如被官处斩,则后代无传了,得知南江误杀军人后,肇基公的三个儿子,为了使叔父乐业公不至断了香火,帮助弟弟逃脱这一劫难,笃惠、东溪、西泉三兄弟反复商量,认为是逃跑行不通,因为家族会受到株连。
汉代赵孝以身代弟的办法才是唯一的办法。因此,笃惠、东溪、西泉兄弟三人都为着要顶替南江而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最后,肇基公毅然做出决定:拈签。结果,顶替签被二哥东溪公抽得。东溪便义无反顾地拜别亲人,被押送到潮州府监狱。听候处斩。行刑前一个晚上,东溪百感交集,但是想到自己能为叔父排忧解难,心里已经释然……睡眼朦胧中,忽然,东溪好像听见了脚步声,睁眼一看,一位红衣少女飘然而至,轻舒长袖,只见这位女子眉目清秀,慈祥的脸庞露出笑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