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揭西在线网--揭西论坛社区,历史,旅游,特产,风土人情,谈婚论嫁,聊天交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唐后汉

[复制链接] qrcode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7-3 19:37
  • 签到天数: 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8:5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的揭西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揭西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河婆在清末明初,风气正开,学风不盛,村中孩子,多就读私塾,我记得民国十多年时,溪角村中就有翠英斋、跃龙斋、步云寨等多座私塾,至民国二十年代,各村庄比较有名的私塾更多,榕树寮有“利用轩”、谢洞有“璜钓书院”、南山有“树文学校”、下滩八斗种有“保粹国文学校”、山下楼有“育英国文学校”等,造就不少人才。
         这里记述一则塾师故事:
         有村馆请一塾师,每逢七夕必设宴请老师。但今年七夕老师探知没有请宴,有点愤怒,因叫其学生并出对嘱学生对:“客舍凄凉,恰是今宵七夕。”学生不能对,以告其父。父知其意,笑曰:“我忘记了。”并代对曰:“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至中秋又未请宴,老师又出对叫学生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是挨不过。”学生又告知其父,父又笑曰:“我又忘了。”因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至重阳,仍寂然,师复出对云:“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其父看后笑曰:“老师你误矣,二杰是汉人,狄仁杰是唐人,师忘之乎?”师曰:“我实不忘,你前唐后汉,记得这么熟,何一饭而忘之乎?”
                             选自张肯堂《河婆文史拾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的回复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这是一个自定义按钮

    您好,欢迎咨询揭西在线网!|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手机版|揭西在线网 ( 粤ICP备13015920号-1 )  

    Copyright © 2013-2015 揭西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 663jx.com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电话:0663-5596663

    本站免责声明: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粤公网安备 44522202445223号

    注:本站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337558232 及时删除。本站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上一条上一条上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