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把婚嫁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在这头等大事上做足文章,礼仪周全,繁文缛节颇多。
嫁娶讲究“明媒正娶”,奉行古时的“六礼”。
男女双方明确关系后,男方依照女家要求,挑着糖果,糕饼到女方家,女方家把糖果分给亲朋戚友,把糕饼分给邻里乡亲,叫做“食甜”,表明该女孩子已有“主头”,男家已经“落定”了。男方购办糖果糕饼时,还必须准备好猪大腿,给女方的母亲和奶奶,感谢她们的养育之恩。接受了糖果糕饼的乡亲,多赶在女方出嫁前,请女孩子吃擂茶,一来表示祝贺之意,二来叙叙惜别之情。盛情难却,准新娘有时一天连吃三五家的擂茶。
分发了糖果糕饼后,女家便开始准备嫁妆了。传统必不可少的嫁妆有:脚盆、水桶、小方凳、匣毕(衣箱),全部漆成红色。还要准备三个布袋,三个布袋名称各不同,为红布袋,线袋,荷西袋,全都染成红色,寓代代相传之意。富裕殷实之家,尚有各大件家具陪嫁;小户人家,以上几件嫁妆,也足够体面。办好嫁妆后,女方家便专等男方前来迎娶了。
男方按照双方生辰八字择好良辰吉日后,便通知女方,叫做“送日”。在迎娶的前一日,送“酒水”和“聘金”到女方家。女方家在这天宴请宾客。把男方带来的染红的鸡蛋分送给邻家小孩。之后,作新嫁娘的还要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围在一桌吃“姊妹餐”。
新娘“行嫁”(出嫁)一般都在早上。新娘出门时,要分撒钱币在地上,给小孩子们分捡。这叫“分姊妹钱”。送嫁的除新娘的兄弟外,还有家里的三代亲人和平时要好的姐妹,共凑足八人。出嫁时,新娘说不出的泪眼涟涟,难舍难离。
结婚那天,新郎并不亲自迎接新娘,而叫自己的兄弟或好友代替。替代的人叫做“恰郎”。
新娘到达男家后,依照吉时入门。那时节,男方家门口大放喜炮,迎接新娘的年长妇女接引新娘入屋,男方家人按例回避,谓“避新娘煞”。之后,作婆婆的便在大门口摆设香案,供品,当天祭拜祖公,谓“拜公太”。
新娘入屋后,男家人便招呼新娘及送嫁一干人吃点心,叫“撞头落脚”。点心有擂茶,汤圆,炒面线,炒水粄等不一而足,视各家情况而定。男家还叫上两位妇女,挑上早已准备煮好的汤圆,到村里给邻里和同一生产队的人家分发,叫“分甜汤”。各家各户欢欢喜喜地拿出大碗公盛接。
男家在迎娶这天中午宴请宾客,叫“请酒”。早在宴客之前,男家就以家里最年长者之名义,写好请贴,分派给各亲朋戚友。亲朋大都以时光临,不能前来者,都准备礼物或红包“谢贴”。
宴会完毕后,新娘要给亲人和亲戚长者敬茶,长者饮茶后,给新娘红包,谓“压茶盘”。新娘再以随嫁的布匹等礼物答谢。
晚上洗澡前,新郎请新舅舅开“匣毕”。新舅舅拿出衣箱的钥匙,打开衣箱,拿出新娘的日用物品。新郎拿红包给新舅舅作为答谢。新娘洗澡前,要先给“家官、家娘”(公公婆婆)打好洗澡水,表示服侍长辈自此开始。
“闹房”在晚饭后开始。男家准备好食物,先叫上同一生产队的妇女们,来家里食茶食糖。然后是新郎的伙伴们。他们玩得比较开放。或请新郎新娘唱歌,或请他们做游戏。作为伴娘的也必须出来陪同。有的男子更是把“送嫁姐”弄得哭笑不得,难于下台。闹房直到午夜方休。
第三天,新娘的母亲等女方亲戚,带上礼物,到男家来“拉家门”。一来与新亲家联络联络感情,二来探问女儿在新家的情况。新郎家人对“新恰姆”(丈母娘)客气非常,招呼周到。
至此,婚嫁告一段落,待等生儿育女后,又要热闹一番。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们的观念不断改变,旧的婚嫁习俗,逐渐被新的风俗代替,有些陋习,更是为人们所摒弃。老一辈人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红纸相对”的婚嫁习俗,早已成了儿孙们的笑谈。五十年代初期,故乡首开同姓结婚之先河,本村人“相对”逐渐被村人认可。改革开放之后,“闹新房”逐渐被请村人看电影等娱乐形式所代替。九十年代初期,在故乡文化中心大楼,十对新人共同披上大红花,举行集体婚礼,更是移风易俗,树立婚嫁新风尚,为人们所称赞和颂扬。
文/黄伟仁 原刊于《客家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