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揭西在线网--揭西论坛社区,历史,旅游,特产,风土人情,谈婚论嫁,聊天交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西民间故事:钱坑昌盛林氏寨

[复制链接] qrcode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7-5 22:00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6:0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的揭西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揭西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潮汕林氏祖籍河南卫辉县,是商代名臣比干之后,晋永嘉年间,时任晋安郡王的林禄迁居福建,林禄生九子,均贵为州牧,故称为“九牧世家”。“九牧世家”自宋代大规模入潮后,广泛分布于潮汕各地,特别是在有“林半县”之称的揭阳,据说由于林氏宗族势力强大,以至于民国时的揭阳县长必须姓林,才有办法当下去。揭阳林氏聚居人数最多的要数是揭西的钱坑寨。该寨位于揭西县的南部山区,和普宁相接壤,目前已发展成一个绵延数公里的巨镇,全镇近十万人口基本姓林。
    俗语有话:“日出沙陇郑,日落钱坑寨”。沙陇郑位于潮阳。这句俗语意思是指清朝中叶,钱坑林姓富甲一方。当时的交通运输,榕江是要道,汕头、揭阳至河 婆、五华的船舶至钱坑一般刚好夜宿于此,而下行之船也刚好是日落时分,应当在此停靠。为了保护过往商家的安全和利益,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钱坑寨立起界 碑,书:“如有抢劫事,唯该乡绅耆是问。”这便是“日出沙陇郑,日落钱坑寨”的传说。
    然而,为什么林家的天下却称“钱坑寨”呢?这里面有个故事。传说在宋代以前,此处本来是杂姓群居之地方,但在遭受宋军大扫荡后,只剩下钱氏宗族一支独旺,故宋时称“钱家寨”。据《钱坑林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84-1294年)宋大理寺评事大塘君之子,“饮读读书,性好风水”的南山公(名均正,字渭玉)自福建避乱入潮。当他见到榕水逶迤,群山环绕有若桃源的钱坑时,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避世的“风水”佳地,遂决定在此寻找安身之所。于是,他先屈身为钱员外作工,后又向他租借一间厝屋,自己养鹅放鸭,过起小日子。在养鹅放鸭之时,留心观察山川形势,后来终于在新架山坡上觅得一块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的“虎地”,可以做为“生基”,但该地为钱员外所有,南山公无计可得。
    一年,钱员外寿诞,南山特选一对大鹅前去祝寿。钱员外大喜,而他则在一边流泪。钱员外惊问其故,南山道:“生租钱家之屋,死无葬身之地。”钱员外慷慨地说:“此不用愁,新架山随你选一块地。”南山喜出望外,正中下怀,破涕为笑,并请钱员外在白扇上题诗作契,员外持笔写道:“新架落龙白披披,结具山地传后代;林送钱家一对鹅,钱送林家一个窝。”冬去春来,也许是真的得到这块宝地灵气之助,南山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林姓繁衍兴盛逐渐发达起来,而钱家却日渐衰落。钱员外临终时,饱含感情地对南山说:“这个地方日后恐怕是你们林家的天下了,但看在老友的面上,钱家寨这个‘钱’字切莫改掉”。南山答应了钱员外的要求,遂将“钱家寨”改为“钱坑寨”,此寨名一直沿用至今。始祖南公,开基钱阳,历经数百年,人文鼎盛。南山死后,就葬在自己挑好的这块虎地上,这里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名穴”,每年的大祭,都十分隆重。目前,南山派下的子孙遍布海内外,成为揭西盛族。钱坑林氏始祖林南山的身份是“处士”。在南山墓园,墓道是:“宋进士大理寺评事大塘君之子,元处士钱阳开基始祖南山林公”。

    附上钱阳开基始祖南山派下辈序:
    维崇伯宗尚 子淑乔世登
    兰玉盈阶秀 贤良应运生
    养恬安辸素 忠孝衍先声
    端穆贻芳远 义杨肇业宏
    奋庸昭伟烈 继武振鸿鸣
    松茂千秋盖 鹏飞万里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的回复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这是一个自定义按钮

    您好,欢迎咨询揭西在线网!|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手机版|揭西在线网 ( 粤ICP备13015920号-1 )  

    Copyright © 2013-2015 揭西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 663jx.com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电话:0663-5596663

    本站免责声明: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粤公网安备 44522202445223号

    注:本站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337558232 及时删除。本站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上一条上一条上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