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的揭西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揭西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据黄简之先贤简述:员埔黄姓,本由福建迁汤坑,传至金国公时,由汤坑带儿子崇富公、崇贵公来坪上开基,后来坪上迁员埔,再传至六世时,由元埔迁连城,那时员埔村民有刘、罗、汤、阙、郑五姓居住。 金国公死后,安葬在雷公坑背山。传至十三世时,连城的钦亮公、儒光公数代发大财,但员埔村民却因人多而穷苦了。他们常联合附近小村,欺凌连城村人,双方做了三年大冤家。在械斗时期,连城被包围了,员埔人且买通官府,以致连城人粮尽援绝,濒于危殆状态,迫得向外请师父。据说那时请到的枪手,多是往年住新塘埔被员埔人赶走,现住细山下,新寨的刘姓人。因此,双方战斗也很激烈,由此印证“姓黄无钱打连城“的事件,是在刘黄械斗之后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连城人因械斗久拖下去,苦难更多了,地方官又不出面调停,有冤无处诉,迫得上京告御状。据说连城人住北京时,假装一妇人,把妇人鞋只露出轿外,以掩饰人家耳目,这样才脱离了包围,到北京告御状,状词有如下几句:“员埔有十三乡,算了连城坐中央,食水艰难如食酒,烧柴恰似烧蚊香,封陂屯圳尤是可,空负粮差苦难当,万望我皇快救济,免致全村命皆亡。” 据说御状告发后,皇帝烧了员埔村,双方械斗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