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的揭西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揭西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纪念建党94周年之际,《团结报》纪念馆在其创刊地京溪园镇粗坑村开馆。林 楠 林怡然 摄 本报讯 (记者 林伟初 林怡然 通讯员 林楠) 7月1日,由揭西县委、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策划筹建的《团结报》纪念馆在其创刊地京溪园镇粗坑村开馆。揭西县委副书记周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群青;《团结报》创刊老同志、汕头日报社与汕头经济特区报社领导等参加了活动。 1947年10月10日,《团结报》在大北山游击区的粗坑村诞生,成为革命时期潮汕地委的机关报。这份红色报纸在政治上紧紧围绕着党组织提出的每一阶段的行动战斗口号,在军事报道上及时、大力地宣传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
发行量最高时达到六七千份,在团结军民,打击敌人,鼓舞斗志上,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至1951年元旦改名为《潮汕日报》止,《团结报》共发行了431期。 1958年7月1日,改名为《潮汕日报》的“团结报”,正式更名为《汕头日报》。 《团结报》纪念馆坐落在“广东省最美古村落”粗坑村,为一座有着潮汕和客家风格的两层楼建筑。展区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启航”、“关怀”、“征程”和“亮点”四部分,再现了《团结报》在战火纷飞革命年代的光荣历程,记录了《团结报》从一份油印小报到《汕头日报》60多年的闪光足迹和累累硕果,展现一代代报人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文人风骨。展览管里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真实故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新的宝贵资源。 揭西县委领导和汕头经济特区报社领导共同为纪念馆揭幕。在揭牌仪式上,参与当年《团结报》创刊工作、今年87岁高龄的《汕头日报》原总编辑洪永坚专程来到现场,深情回忆在大北山根据地艰苦办报的经历,希望利用好纪念馆这个红色资源,铭记历史,发扬传统,开拓创新,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参加当天揭牌仪式的揭西县宣传文化系统的党员干部还和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新老报人一起,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相关链接 1947年10月10日,在大北山游击区的粗坑村,诞生了一份油印小报——《团结报》,成为中共潮汕地委在解放战争中创办的潮汕地区的第一份党报。据参加东征战争的革命同志回忆,由于游击战争经常转移,随身携带的设备不能太多,报纸刚出版时,还是油印版,人手刻画,人工印刷。为躲避敌人,编辑、投稿活动必须秘密进行。甚至报纸的编辑和印刷,都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 自此,粗坑村成为潮汕革命斗争的神经中枢,一篇篇檄文,一份份捷报,一则则消息……从这里发出,飞向潮汕各地。 这份报纸在团结军民,打击敌人,鼓舞斗志上,就如一颗颗无声的炮弹,对打击敌人军政机关,震撼、瓦解敌人,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这份报纸在潮汕大地上,成为引领革命走向省里的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信仰。这份报纸虽随着革命形势不断更名,但贯彻全党、全军、全民办报的方针,发扬艰苦朴素,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等优良传统一直坚持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