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揭西在线网--揭西论坛社区,历史,旅游,特产,风土人情,谈婚论嫁,聊天交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1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西上沙的由来

[复制链接] qrcode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5 20:51
  • 签到天数: 5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08:5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的揭西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揭西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沙的由来
      粤东山区有一座莲花山,山高涧深,山麓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向南而流,后又折转东南注入榕江南河,溪水流经的两岸林茂蔽日,行人行走于崎岖溪岸上,如出入洞中。溪岸上有一田唇寨,田唇寨周边是沼泽地,水草丰美,枞横交错,青翠欲滴。微风过处片片碧绿汹涌。田唇寨周围住着几十户翁姓人家。
    时值宋末,天下大乱。元军到处烧杀劫掠。深秋的夜晚,由于连日的大雨瓢泼,山区的人早早地睡了,任凭风啸雨急,溪水咆啸。到天明时,田唇寨的翁家人忽然听到呱呱的鸭子叫声,此起彼伏。纷纷走出家门,循声望去,只见那湖洋田里群鸭飞赶。田岸上立着一个衣衫褴缕,头戴斗笠的妇女,身边搂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翁家长老拄杖越众而出,高声问道:“那来的女子,清早赶来鸭群,坏人稻田,扰人清梦?”望着涌来的人群。那女子应声道:“小女子因丈夫被元兵所杀,一路逃难到此。因连日大雨,所赶鸭群一时迷路。待得雨住,鸭群已由溪水上岸。见此沼泽地鱼虾成群,一时兴起,涌入泽地,畜生不明事理,还望长老见谅!”翁家长老见女子虽一身疲惫,青衣素装,满脸泥水,难遮其清丽,听出不是本地口音,且能应答如流,心想必不是平常女子,也就不想为难。遂道:“既如此,那等鸭群饱后,可速速离开!”女子应允。待到天将暗时,正想将鸭群赶离,那知鸭群下面产下一片白白的鸭蛋,且只只蛋离奇的大,那小男孩满心欢喜,兴冲冲地捡起蛋用衣襟兜住,不料转身地下一滑,鸭蛋全抛落在草地上,女子正想出声,忽见地下的碎蛋,只只都是双黄。不由瞪大了眼,心想莫非天意?恰在此时,翁家长老来催,见女子还没离开,不由分说,欲将鸭群赶离,可鸭群任其如何挥赶,却不离开。翁家长老见天色已晚,鸭群又赶之不去。女子也心中不忍,便吩咐儿子将剩下的鸭蛋送给翁家长老,翁家长老见蛋如此之大,也觉诧异。心想既然赶不走鸭群,那女子也很懂事理,也就不要再为难女子罢了。鸭群此时也安静下来。夜暮已降临大地,沼泽地的老蛙也一声长一声短和着那山风底吟。翁家长老见那母子二人行装简陋,箩挑上只有一尊佛祖像和伯公爷神牌,在夜风下瑟瑟发抖。心有不忍,便说:“大嫂,你看小哥衣着单薄,难御夜寒。还请移步舍下暂避,待天明再议吧?”说罢等着那母子两圈好群鸭,引着那母子俩来到翁家中厅堂。翁家长老吩咐家人烧来热汤端到厅堂。母子早已饥肠辘辘二人谦让一番,便顺着翁家长老的意,将汤喝了。翁家长老等那母子二人喝完热汤。便开口相问:“听大嫂口音,不是本地人。”女子见长老慈眉善眼,面目祥和,知其好意!便道:“实不敢相瞒,小女子乃福建人氏。娘家姓黄。夫家姓庄。原随丈夫庄罗暂居铁山牛眠埔,后因丈夫庄罗携二子奉诏勤王,随庐陵文公在江西抗击元兵。至今未归,想必凶多吉少。这是幼子庄诏。如今元军到处烧杀劫掠。为躲避元兵追杀和灭门之祸,遂携子逃难。一路以放养鸭群为生,适逢大雨。鸭群迷路,误入宝地,多有得罪!”翁家长老见说,不由地“啊呀”一声!起身仔细观看小男孩后说:“淑人乃名门之族,忠良之家,小哥乃英雄之后。失敬失敬!庄将军吉人天相,必会遇难呈祥!夫人无须担忧。且在舍下暂居,日后将军凯旋,也好相聚。”翁家长老话锋一转“不过,还请夫人口紧。毋须张扬,今元兵四起,战乱连连。恐有小人传舌,祸及家人!”黄淑人见长老如是说,连连点头!“难得老人家善意。只是无端相扰已是不安。且等天明借长老湖洋田边搭蓬寮居住。还请长老应允!”翁氏长老见其母子知书识礼,言行有素,欣然应诺。
    及至天将放亮,黄淑人早早叫醒幼儿。来至湖洋田边,见有鹤发白须的老人手持三条干了的蔗尾,口中念念有词。倾刻将手中三条干蔗尾抛进湖洋田里。黄夫人见此有异,紧紧捂住幼儿,不让出声。等那老人走后,才悄悄地走近一看,三条干蔗尾间隔数尺插成一条线。便知刚才是明师呼龙。此地应是宝地!交待儿子不要声张。这一天久雨放晴,太阳四射。待到日落西山,看那湖洋田里的干了的蔗尾居然复活了,蔗叶在那夜色里迎风飘扬。
    是晚,黄淑人向翁长老购些竹木,欲在田头搭一座茅寮,翁长老应允。次日一早,黄淑人便向翁家借来斧锯,伐木砍竹,按照蔗尾所插的方向,搭起了寮架。割来芒叶盖好篷寮。等到第三日清早那鹤发白须的老人依然前来。见到田岸上盖好的篷寮,不由大惊,遂向前问清原由。沉默良久,忽地仰天长笑三声:“哈哈哈,天意!天意!天意!”转身飘然而去!
    从此蓝田唇的湖洋田边,就多了一间茅草蓬寮。黄淑人住在自搭篷寮,与幼儿相依为命。平时以放养鸭群为生,早起晚宿,后又开荒耕种,夜间织布,劳苦营家,为了庄氏一脉不至凋零,迨至幼儿庄诏长成,命其结婚生子,成就了千秋基业,为庄氏子孙万代仰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0 17:07
  • 签到天数: 49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发表于 2015-5-19 17:10:28 | 只看该作者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的回复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这是一个自定义按钮

    您好,欢迎咨询揭西在线网!|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手机版|揭西在线网 ( 粤ICP备13015920号-1 )  

    Copyright © 2013-2015 揭西在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 663jx.com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电话:0663-5596663

    本站免责声明: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粤公网安备 44522202445223号

    注:本站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QQ:337558232 及时删除。本站将乐意接受您的意见,并及时作出修改。

    上一条上一条上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