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在线网--揭西论坛社区,历史,旅游,特产,风土人情,谈婚论嫁,聊天交友

标题: 中国病毒学专家:广东揭西曾毅 [打印本页]

作者: 欢欢    时间: 2014-12-20 14:57
标题: 中国病毒学专家:广东揭西曾毅

曾毅如今已85岁,依然神采奕奕。

早年,曾毅和同事、学生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搞科研。

曾毅和外国同行交流。
  病毒学家曾毅院士:咸鱼中有很强的致癌物

  院士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

  文/图 北京站记者 谢绮珊

  曾毅院士已届耄耋之年,但无论面容还是精神状态都丝毫不显老态。从致癌病毒,到艾滋病疫苗,再到埃博拉的防控,这位集多项大奖于一身的老科学家从来没有停下在病毒学研究领域的脚步。他笑言,年纪大了更要珍惜时光,与时间赛跑。

  人物名片

  曾毅,1929年出生于广东揭西,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博士、博士后导师,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

  生长于“五经甚富”之地

  1929年,曾毅出生于广东揭西县一个普通的小业主家,5岁时读小学。少时生活的五经富镇是“五经甚富”之地,很多家庭以读书为上,无不倾尽所有支持家中孩子读书。而曾家虽非富裕之家,却在日后培育了“潮汕曾氏三杰”:中科院院士曾毅、中山大学前校长曾汉民、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曾思明三位同胞兄弟。

  1943年,在五经富中学初中毕业后,曾毅考入有名的梅县东山中学。1946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家族中有不少人从医,曾毅也有治病救人的念头,学医的想法一直驱使着他,一年之后,他考入了当时中国著名的医学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此走上医学之路。

  毕业时,他原想加入临床一线,但当时中国紧缺的是基础医学教育人才,曾毅选择了微生物,在看他来,天花、鼠疫、小儿麻痹等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杀死了很多人,而研究微生物可以预防各种疾病。他说:“看病可以救人,但疫苗可以帮助更多人预防疾病,所以后来我钻研病毒。”

  1953年,抱着“服从祖国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信念,曾毅和17位年轻人被分配到海南岛,筹建海南医专。这17人中就有他的妻子李泽琳。不到3个月,一场12级强台风将茅草结构的简陋校舍损毁,最终所有老师撤回广州,曾毅被分配到华南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前身)继续教书。1956年,他被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从此开始了病毒学研究工作,一干就是60年。他是我国致癌病毒和艾滋病毒研究的开拓者。

  可提前2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

  1974年,曾毅已经45岁,他被选派留学英国,在格拉斯哥病毒研究所做客座研究员,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他不无遗憾地回忆说:“时代的原因,耽搁了很多年的时间,我主要的工作是45岁以后做的。”他在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研究方面,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方法,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

  曾毅等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用EB病毒感染人胎儿的鼻咽部粘膜组织,然后移植到裸鼠(无毛实验鼠)上,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能够诱发癌变。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

  “中国人大多在3~5岁感染了EB病毒,这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喂孩子的时候把病毒传染给孩子。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的鼻咽癌尤其高发。”他领导的团队深入鼻咽癌高发区,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鼻咽癌高发的确与环境因素有关,高发区的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食物带有促癌物。他检查了1960种中草药,有52种中草药能够促使病毒致癌,其中45种生长在两广地区,土样中促癌物含量很高,可以进入种植的青菜中。“现在治疗上呼吸道的药品‘了哥王’就含有很强的致癌物。我做动物实验,对感染了致癌病毒的小白鼠,再加十分之一的最小量致癌物和促癌物,癌就出来了。另外,广东人很爱吃咸鱼,咸鱼中有很强的致癌物和促癌物。”

  1977年,曾毅将他建立的简易血清学检查方法带到了广西,只需两滴血就可以预测未来20年内会不会罹患鼻咽癌。他说:“广西一名县委书记和一位市卫生局副局长当时一查是早期癌;另一位卫生局领导动员全家来查,他爱人也查出早期癌,一治就好了。”现在,早期诊断方法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列为“健康惠民工程”,在自治区全面推广。

  此外,曾毅发现,广东人有鼻咽癌易感基因,也有抵抗基因,易感基因越多,则越容易罹患鼻咽癌。目前,他的团队已成功研制了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该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证明疫苗是安全的,获得较好的免疫反应。

  埃博拉病毒是可以防控的

  1981年,国际上首次发现艾滋病,曾毅意识到必然会传播到我国,他积极开展调查研究。1983年,法国报告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1984年,曾毅团队开始在中国各地进行HIV筛查,证明我国城乡居民都是HIV抗体阴性。1985年,他证实:早在1982年艾滋病病毒已随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传入我国,并发现4例血友病人输入了该血液制品,感染了HIV,这些病人后来相继发病死亡。1987年,他成功分离出了我国第一株艾滋病毒。随后,他又迅速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制出了快速诊断试剂盒,并获得卫生部的批准生产证书,使我国在早期就拥有自己的诊断试剂盒。随后,他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警惕性。曾毅现正在从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工作,该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临床试验。此外,他和李泽琳教授的团队早在1987年就开始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其中,一个中药复方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临床试验。

  对于前段时间大家谈之色变的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这位病毒学家肯定地说,我国已采取了相关措施严防病毒携带者入境,一旦发现病例,也能够在第一时间隔离和治疗,因为SARS之后,我国形成完备的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我们的监测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相信埃博拉病毒是可以防控的。”

  海关不相信他有八十多岁高龄

  约访曾毅院士时,他很认真地发来了短信说:“我1946年离家到上海读书,1953年~1956年曾在中山医学院执教三年,很想念家乡。”半个多月后见到这位长者时,他精神奕奕,甚至倍显年轻,并没有85岁高龄的老态,这与其他人对他的描述相吻合。“很多人不相信我已经八十多岁了,出国时连海关人员都不相信我有这么大岁数,特地一再询问我到底多少岁,我只好把院士证翻出来给他看。”

  说起来,他并没有什么养生办法,晚上很晚睡觉,早上6点半就起床忙碌,周末也很少休息,睡眠时间不过五六个小时,他把这归结于自己的睡眠质量比较高。他笑言,年纪大了更要珍惜时光,争分夺秒。

  而陪伴曾毅院士走到今天的夫人李泽琳,既是他生活上的好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好搭档。与曾院士同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李泽琳,是我国的药学家,也是青蒿素的主要研究者之一。从1987年开始,两人所做的抗艾滋病药物

作者: 兴兴    时间: 2014-12-20 21:07

作者: 抱着糖果大笑    时间: 2014-12-20 23:09

作者: 微微    时间: 2014-12-20 23:09

作者: 学游泳的鱼    时间: 2014-12-20 23:09

作者: 彼岸罂粟    时间: 2014-12-20 23:09

作者: 幼稚的孩纸    时间: 2014-12-20 23:09

作者: 东在迷途    时间: 2014-12-21 00:23
揭西名人,五经富老乡!




欢迎光临 揭西在线网--揭西论坛社区,历史,旅游,特产,风土人情,谈婚论嫁,聊天交友 (http://www.663j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