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镇街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开展以来,棉湖镇甲埔村驻点团队根据揭西县委和棉湖镇委的工作部署,认真执行“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帮助村居解决问题、开展政策法规大宣传”三大任务。阶段来,驻点团队在村“两委”干部的配合和支持下,共接访村民32人次;召开专题座谈会5次;办理党员代理服务13起;排查纠纷10起,调处9起;走访群众36户,记录民情日记28篇。
通过这些努力,驻点团队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工作目标。
一
看着已清理得一干二净的祠堂前埕,棉湖镇甲埔村村民王清海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
甲埔村是养牛大村,全村养牛多达130多头,加之村民多各自散养,并未有统一管理养放,因此,牛粪乱放一直都是困扰该村的“老大难”问题。近段时间,村里的祠堂前又被牛粪堆堵得臭气熏天,不但污染了环境和空气,还引发了大部分村民的苦恼和不满。
9月2日,是棉湖镇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第一个工作日。这天一早,王清海、王汉泉二人闻讯来到村委会,就甲埔村的“牛粪”问题,专程跟驻点团队反映。
听了2位村民的诉求,驻点团队立即通知驻村直联辅助队,对牛粪问题较严重的村祠堂前埕首先进行大清扫。清扫完毕后,驻点团队与村“两委”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协商约定,指定一处地方并引导村民到指定点堆放牛粪。
经过驻点团队的一番努力,长时间困扰甲埔村的“牛粪”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王清海、王汉泉露朝驻点团队竖起了拇指。
二
10月28日,驻点团队来到了村低保户吴碧莲老人家里。
驻村以来,驻点团队了解到,村里81岁的吴碧莲腿脚不便,患有多年风湿,长期卧病在家;其子王乳纯今年43岁,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而无法工作,家庭生活以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
在吴碧莲老人家中,棉湖镇党委副书记、驻甲埔村工作队队长陈晓锋自掏腰包准备了一个“红包”,对吴碧莲老人说:“吴奶奶,家里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
80岁的王凤珠双目失明,无亲无故,除了每月领取五保生活补贴外,没有其他生活补助。在交谈中,王凤珠老人听说镇里的干部每逢星期二,都会到村子里倾听百姓心声,解决存在问题,无偿为村民服务,老人家直夸共产党好。
走出王凤珠老人家中,驻点团队又到田间走了一趟,了解村里的农田种植以及经济作物发展情况。
三
11月份以来,驻甲埔村团队多次联系棉湖镇源创职校,商讨有关开设甲埔村电商培训的话题。
甲埔村是一个纯农行政村,由人家园、后头埔、布袋厢和内园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户数700户,总人口3840人;现有耕作面积900多亩。村民多以种植水稻蔬菜、养殖奶牛和外出经商打工为主,发展势头较弱,是一个由省里挂钩帮扶的贫困村。
驻村两个多月以来,驻点团队一直在构思和探讨如何将甲埔村的实际,结合驻点团队的专业优势,有的放矢地帮助村民加快发展这一课题。经过调研,陈晓锋根据自己为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法学硕士这一优势以及驻点团队的其他有利条件,结合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设置了“法律服务”、“电商咨询”和“农技咨询”三个服务窗口,针对性地提高村民们的法律意识、生产技术和经营眼光。
“接下来,我们驻点团队准备在村子里开办免费电商培训,在甲埔村建设一个农业电商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学会通过网络销售,将自己的生态环保产品跟国内大市场进行衔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让乡亲们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陈晓锋说。
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访贫问苦了解民情,是驻点团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讯员 李晓俊 摄
(编辑:邱洁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