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编译邹娴 报道)据俄新社报道,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刚刚当选新任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学者认为,中国新任主席将出访的第一个目的地定为俄罗斯,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标志性事件,体现双方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将使两国关系提升至新水平。 习近平访俄将提升两国关系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贾宁18日在俄新社举行的“莫斯科-北京”视频连线座谈会上指出,习近平当选新任中国国家主席后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站就是俄罗斯,这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标志性事件。 他说:“中国前一任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履新后对外访问的首站也是俄罗斯,不过,当时正值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在莫斯科召开,而这次金砖国家峰会的举办地远在南非,因此此次‘普习会’是一次纯粹的双边会晤。” 卢贾宁表示,此次会晤在政治上表现出两国关系“新的份量、世界上新的影响力、新的意义”。他说,尽管双方关系不属于国家同盟,但即将进行的访问将使这种关系抬升至新的水平。 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俄印中、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洛曼诺夫表示,此次访问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展现了俄中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他指出:“从胡锦涛到习近平,不论北京官方的最高领导人是谁,这种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洛曼诺夫表示,尽管他并不认为访问期间两国在具体的协议或共识方面将发生飞跃性的进展,但访问本身系“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步骤”。 重点是加强务实合作 扩大交流领域 洛曼诺夫在连线中引述刚刚当选中国新一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的讲话说,俄中两国间的“政治关系很好了,没有什么谈不拢的了”,双方应集中精力推进务实合作。 他指出,当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实际上已经超出“双边”的概念,而是涉及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 洛曼诺夫说:“除了传统的贸易、能源、机械和汽车工业领域,我想,我们应当更多地注重人文和文化合作,考虑如何使两国间公民的互访更加便利,甚至实施大规模的免签政策。”他表示,自己在这方面寄望于今年即将拉开序幕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 他同时指出,两国合作多样化的同时,不应失去双方在政治领域业已积累的经验和财富。 洛曼诺夫表示,未来10年内,中国完全有希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俄罗斯需要充分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完善两国现有的政府合作机制。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恩远认为,俄中关系的发展能够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吴恩远指出,不论是去年中共十八大期间,还是今年2月份和俄总统普京通话,以及同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会晤期间,习近平都曾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巩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视其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 俄方积极准备 今年2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谈时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访问的筹备事宜。 杨洁篪2月20日抵达俄罗斯开始访问。在21日同普京举行的会晤中,杨洁篪表示,多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共同推动下,中俄关系已进入互为重要发展机遇、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的新阶段。中国国家主席将应普京总统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此访将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杨洁篪表示,中方愿与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今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等重大多边活动取得成功,传递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息。中俄加强合作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