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又一年 盘点2014年揭西发展热词
2014年,揭西县城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东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完成,县城面貌发生喜人变化。 特约通讯员 李运生 摄 岁月的车辙将更替羊年之轨,回眸2014年,揭西县乘党的十八大会议的东风,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引领,挺起大北山般的脊梁,策马扬鞭,昂首前进,开创了一项又一项新的业绩;在马年的揭西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热词。 热词1 经济发展 2014年度,揭西县的经济发展工作,在承前启后与攻坚克难中,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健康、快速发展态势。 这一年当中,揭西经济工作亮点叠加,不管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基础环境的明显改善、发展环境的有效优化,还是民生保障、教育事业、社会建设、扶贫开发等各项工作,均得到扎实、全面与可持续地有效开展。 截止至2014年11月份,揭西全县生产总值,已达到18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已突破4亿元,税收收入接近3.5亿元。这两项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市5个建制县(市、区)当中,揭西是唯一完成任务的县。 记者点评:10年前的揭西,全县生产总值才55亿多元,地方财政收入,只有7500万!如今的揭西,早在2010年度,就已跨入百亿俱乐部;地方财政收入,10年间已翻了五六翻。自己跟自己比,揭西这些年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跟周边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比,则仍需努力。 热词2 第一主业 “党建是基层党委书记的第一主业,要像抓经济和抓稳定一样,抓好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12月25日,揭西县委书记邬郁敏在听取全县17位乡镇党委书记关于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述职,并对他们的述职进行评议时说出的一句话。 2014年度,揭西县在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转作风等方面,扎扎实实狠下功夫,全县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书记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揭西县把联系服务群众的成效,落实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1786名基层领导干部,进驻全县318个行政村和社区,率先在粤东地区建立起乡镇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初步形成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记者点评:各级党委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是习总书记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践证明,基层党建工作犹如盖楼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说共产党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老百姓就是树根,揭西县委较好落实了党建是“第一主业”这个工作新要求新理念,于是想起了一首歌,叫“绿叶对根的情意”。 热词3 纪委规范化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揭西县纪委而言,可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三转”工作使纪委转出一个“心无旁骛抓主业”的工作新气象;机关效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创了基层窗口服务单位实现实时监督的“电子办公”新时代;农村集体资源交易平台的构建,迎来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格局。这诸多可圈可点的工作亮点,均得益于纪委规范化建设。 这一年,揭西纪委严格按照上级纪委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高标准、高效率进行规范化建设,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高质量地完成了17个乡镇的规范化建设目标;并投入近50万元,在所有镇街的便民服务中心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将规范化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受到上级纪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记者点评:纪检监察干部的主职就应是监督、问责与惩处,这是纪委职能之所在。从揭西纪委软、硬件建设的规范,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这一“三转”工作的规范,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中央高层整饬吏治腐败的决心。纪委是奉公守法、廉洁从政的守护神,这是贪官的梦魇,却是人民的福音。 热词4 民生实事 2014年3月8日,揭西县县长杜光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全县98万民众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 这10大民生实事,既有提高全县80周岁以上老人福利津贴以及特殊困难群体补贴方面的;也有专项提高乡镇卫生院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医生人才津贴的;还有为为全县户籍人口购买政府综合责任保险、为全县农村住房购买政策性住房保险、为留守老人儿童购买简易社会服务的,除此之外,还提出建设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与规范化幼儿园、建设留守儿童内宿试点学校、创建绿化美化示范村、创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示范点等涉及民生福祉事项的。 如今,这10件民生实事,均全部兑现承诺,如期完成。 记者点评:政府的威信,是靠令出必行、言出必果和执政为民来树立的;朝令夕改、言行不一与敷衍了事是当下政府诚信危机的致命伤!揭西县政府在这方面,虽为“些小吾曹州县吏”,然却“一枝一叶总关情”,不做没把握的事,不说没把握的话,慎言笃行,说到做到,诚该“点赞”。 热词5 高速公路 自2013年5月以来,“高速公路”便成为揭西人心中口中的一个常用词汇。进入2014年,服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更是成为一个热词。 汕湛、潮惠两条高速公路,在揭西境内分为三段,横穿揭西12个乡镇,通车总里程82公里,设1个交通大枢纽、3大服务区和7大出入口,总投资100多亿元,将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120公里每小时的设计时速,揭西的交通区位将从劣势变为优势,“绿色崛起、后发制人”之强县梦,指日可待。 1万亩的征地任务,2.5万平方米房屋的拆迁任务,1万多座坟墓的迁移任务!揭西在2014年度,率先全市完成;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零上访、零障碍、零安全事故目标;工程建设进度,位居全市之首;县内7大出入口辐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已全面完成;高速连接线和延长线建设,日新月异扎实推进。 记者点评:向农民征地1万亩,不管谁听到这个数字,都会头皮发麻。不容否认,征地与拆迁,是当下最为敏感、最为棘手的难事,能够按时、顺利从老百姓手中将地征了过来,还实现零上访目标,这不但彰显了揭西党政领导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智慧,更折射出揭西人为了早日实现高速梦,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大局观念与高贵品质。 热词6 驻点直联 2014年8月6日,揭西县作为全省3个试点县之一,率先全市在乡镇(街道)铺开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驻点直联”一词于是诞生。 “驻点直联”工作开展以来,揭西向全县17个乡镇(街道)共派出318个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组,1786名干部进驻318个村(社区)。工作组紧紧围绕掌握驻点社情民意、解决农村存在问题、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督促指导农村干部依法治理4项主要任务,采取联系人员、联系地点、联系时间、联系方式“四固定”的方式方法,每个星期二来到村子里,与群众面对面谈发展聊政策找问题,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至目前,工作组共到村(社区)开展直接联系工作5724次,走访群众40147户,接访群众24518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5126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110件;帮助建立村(社区)各类管理制度204项。 记者点评: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群众就会把你当家长;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揭西的“驻点直联”工作,实际上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与巩固。解决多少群众问题实际并不是最重要的,获得多少群众的口碑、取得多少村民的信任、赢取多少百姓的民心,才是最紧要的。 热词7 党员代理服务站 党员代理服务站是揭西县为密切社会转型期的党群干群关系,于2013年6月开展的一项创新型基层党建工作。 从那时起,揭西全县280个行政村均设立党员代理服务站。846名农村党员,以零距离、全方位、常态化的服务方式,无偿为村子里的群众代办社保、医保、证照等各项业务。 2014年度,揭西县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驻点直联”工作,进一步优化和整合280个行政村的党员代理服务站资源,更优质、更高效地开展为民服务的活动。2014年终盘点时,全县党员代理服务站统计出这样一组数字:现场为群众办结事项18096件,全年办结事项19288件;帮助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纠纷1258宗,接受群众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4109宗;接待群众20765人次,共为群众做好事实事2736宗…… 记者点评:在广袤农村,有许多热心肠的农村党员缺乏为民服务平台,发挥不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于是便有人调侃道,“党员不党员,只差几元钱”!为农村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党员“设岗定责”,让其发挥光和热,为民服务,体现自身存在价值。这是揭西党政领导在察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方面的良苦用心。 热词8 城乡生活垃圾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揭西起步于2013年6月。此后,随着机制、体制、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日臻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但走在全市前列,而且成为全市建设美丽乡村的样板工程。 揭西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按照 “一村一点”、“一镇一站”的建设要求,村垃圾收集点每座补助1万元,镇垃圾转运站每座补助50万元,2014年度,全县所有村级集中点和镇级中转站已全部完成建设。如今,揭西所有镇区的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了100%;乡村垃圾的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四位一体”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为揭西换来了一个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洁美的美好家园。 记者点评:在许多农村,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象见惯不惊,甚至习以为常。揭西也是个经济贫困县,财政收支捉襟见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山区县,却能够大手笔、大投入、大作为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使农村彻底告别脏乱差面貌。这样的工作机制,这样的业绩成效,这样的洁美家园,你值得拥有。 热词 9 信访维稳 2014年度,揭西没有发生一宗上省进京的集体访、非正常上访事件。 这得益于揭西县实行并坚持党政领导大接访、大约访与群众来信阅批制度。为了切实有效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揭西县痛下决心实行五大举措,简单地说即县党政领导亲力亲为;抓早抓小抓主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以及切实解决信访老大难问题。这五措并举,使得揭西的来信、来访数量,分别比2013年减少15.8%和33.6%。 记者点评:群众上访特别是闹访、缠访,是令许多领导干部头疼的事;尤其是到省和上京,头就疼得更厉害。揭西是个落后地区,也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这样的地方,每逢地方政府因建设需要进行征地与拆迁,是最容易引发群众上访与投诉的;就凭“到省进京上访为零”这一条,揭西就该点赞。 (编辑:张瑜) :) {:soso_e103:} :lol 不错 美丽 :P :$ :lol :lol :lo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