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强化为民意识 着力推进作风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践行为民宗旨,揭西县突出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众多难点、热点问题上抓重点、想方法、转作风,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群众纷纷叫好: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机关作风变实了,服务效能提高了,群众办事更方便了。立行立改,专项整治落实到位
行动是最具说服力的语言,改变是最明显的成效。近日记者走访揭西县凤江镇,所见所闻,真切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给该镇带来的变化。针对年初市委书记陈绿平在暗访中发现的该镇干部存在庸懒散奢浮、服务群众不到位、“走读”和上班不在岗等现象,凤江镇正视问题,端正态度深刻落实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针对存在的种种不足,该镇多措并举,奖惩结合,集中抓好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如制订打卡考勤制度、工作去向告知制度、卫生制度等13项制度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在窗口部门安装视频监控,并将画面直接传送到纪委办公室,对机关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在岗情况等进行监督;动员干部群众对窗口部门人员实行不定时监督,发现不正之风或服务不到位的可直接向纪检部门投诉等。通过集中整顿,凤江镇机关干部的组织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前来凤江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新农保续交情况的村民杨贤初告诉记者:“现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热情,环境卫生整洁,领导监管有力,老百姓办起事来也特别满意!”
凤江镇形象的重塑,是揭西县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针对“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开展了整治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整治公款出国旅游等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针对乡镇干部存在的庸懒散奢浮和精神面貌不佳等问题,制订出台了《揭西县乡镇(街道)干部职工管理若干规定》;针对农村“两委”干部在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过程中,办事不公开、不公道、不依法办理的现象,在全县280个行政村建立了“三公开一监督”机制;针对个别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办事效能不高等现象,在全县出台《100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清单》。
为民办事,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通过边查边改、集中整治,揭西县“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日前,揭西县五经富镇的村民曾红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出,让她没想到的是,不到10分钟手续就全部办妥了。工作人员的笑脸和办事效率,使许多和曾红一样前来办理证件的老百姓纷纷对政务服务中心竖起了大拇指。
揭西政务服务中心于去年3月份投入使用,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窗口服务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县政务办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加强服务窗口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据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子发介绍,为更好地便民利民惠民,考虑到特殊群众办证难的问题,中心专门成立了由进驻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和中心管理服务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大队,建立预约上门服务制度,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特殊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等。另外,还创新服务方式,开通了短信服务平台,群众办事通过预留手机号就可以收到受理号,直接登录县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即可实时跟踪办理流程,减少了群众来往中心的次数。
揭西政务服务中心受到群众好评,是该县通过落实问题整改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真实写照。据了解,通过狠抓问题整改并建设强化约束的长效机制,该县干部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得到增强。同时,通过落实专项整治,建立“三公开一监督”机制,该县农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实施的透明度得到增强,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了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真正“落地”。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县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同比减少26.9% ,今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宗进京非正常上访和到省大规模上访案件,整体社会形态平稳和谐安定。
此外,通过建立“党员代理服务站”、“100项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清单”,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落实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揭西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机制的创新也让全县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编辑:张瑜)
69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