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想回报社会(广东揭西的刘锦楼)
遇到扶贫救困捐款,刘锦楼总是慷慨解囊。来自广东揭西的刘锦楼不仅自己热心于慈善事业,还带领全家做义工。他除了经营纽扣贸易生意之外,还将做义工当成自己的另一份“职业”,一有空就会去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近日,我被福永义工组织任命为巡逻队副总队长。”刘锦楼说,他很在乎这个“头衔”,因为这是荣誉。
感恩幸福生活想回报社会
刘锦楼介绍,他来到宝安已经足足19年,来宝安不久便接触了《宝安日报》,从上面获取各种信息,见证了宝安的发展。“我刚出来打工时来到宝安,人生地不熟,后来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同村的老乡,在建筑工地干了好几个月风吹日晒的苦力活。”刘锦楼说,对照现在的幸福生活,他很感慨。
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打拼,现在的刘锦楼在宝安已经有房有车,并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他觉得是宝安成就了他的梦想:“我有时候想,如果当初我不来宝安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还是孤家寡人呢?”刘锦楼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现状的满足,正是这种满足促使他想尽一己之力回报社会。
因关注民生而加入义工组织
像大多数外来劳务工一样,刘锦楼在最开始的打工生涯里经历了不少磨难,也曾有过迷茫。“那时候我唯一的乐趣就是翻翻当天的报纸,看看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刘锦楼说。1995年,《宝安日报》版面还比较少,各类新闻都放在一张纸上。工作之余,刘锦楼总是把报纸翻了又翻。“从夹在别的报纸里、只有一张的状况发展到现在各个版面‘自立门户’,这样想来,《宝安日报》倒跟我的经历有几分相似呢。”说到这里,刘锦楼爽朗地笑了。
“我加入义工组织还是因为看了《宝安日报》的原因呢。”聊起《宝安日报》,刘锦楼滔滔不绝。他说前几年,他阅读报纸的注意力集中于政务报道,因为关注地方政策有助于事业的发展。直到最近两年,他的事业渐入佳境,他便开始关注民生和慈善方面的报道。正是这种关注点的改变,让他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义工的光辉形象,内心被深深触动了。“这不正好是我回报社会,回报宝安的方式吗?”刘锦楼说。这个念头让他毅然加入了义工组织。2014年7月,刘锦楼的热情服务得到了福永义工组织的认可,被评为优秀义工。
社区通讯员 唐诗 刘锦珊 文/图
:) 值得学习! :) :loveline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