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广德庵风景区奇石有幽趣 养德快此生
http://www.jynews.net/UploadFiles/JXSS/2014/12/201412030928072061.jpg广德庵大门口旁边弥勒佛阁的弥勒佛笑脸迎接游人。在揭西县城河婆东面约2公里处,有一座名山,叫老虎岽,山上奇石遍布,石洞幽深,古木与奇石共存,曲径与流水相伴,鸟语与花香互相映衬……聪明的揭西人将这些自然景观串联起来,规划建设成广德庵风景区,巧夺天工的自然奇景,令人流连忘返。 奇石嶙峋 “灵龟”献瑞 广德庵风景区最大的特色,就是石奇、石异、石幽。灵龟岩是一块大石头,远远望去,像一只神龟,龟背、龟身是一块如小山丘般的巨石,奇妙的是巨石的前端,与地面平行伸出一块大约4米长的石条,石条根部十分粗壮,石条头部和躯干圆润挺拔,其型、其神、其姿态,与龟头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石条距地面高约2米,后人就在石条下设置石床石椅,游人经常在此小憩。碰到阴雨天,还可以遮风挡雨。到此旅游观光的人都说,这应该是一只献瑞的天然神龟,它的头向着河婆,就是在保佑河婆人日日平安纳福,年年五谷丰登。 米瓮石上小下大,活如一个放大了几十倍的大米瓮。石头露出地面部分高约8米,顶部面积大约2平方米,根部面积约20平方米。据传说,古时顶部有一小孔,每天都会从小孔里喷出白花花的大米来,每天也就10来斤。有心怀贪念之人,用锤子把小孔拓大,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把出米孔给堵塞了,连一粒米也出不来了。 飞来石更让人浮想联翩。在广德庵旁边,有一块巨石,石壁如刀削般平整,令游客十分惊奇。面对石壁,让人禁不住产生这样的想法:被劈开的一半大石哪里去?带着这个疑问,转身前行还不足10米,另一块大石头立在眼前,它就是“飞来石”,传说就是前面那块石头劈开后移到此处的。曾经有专家用心研究了这两块石头的物理结构、石龄及表面缝隙,得出结论:这两块石头材质、石龄及结构都相当一致,如果合在一起,将天衣无缝!大自然的奇妙,在此显露无遗。 石洞幽深 景奇泉清 广德庵风景区的另一特色是石洞多,据介绍共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石洞。有的石洞如布袋状,口小洞阔;有的石洞如肠状,洞里曲径通幽,情趣盎然;有的石洞既有入口也有出口,洞里时而大如客厅,时而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在行到洞深处疑无路时,却突然豁然开朗起来,阳光和凉风已经通过出口倾泻而进,令游客一阵惊喜。 广德古庵就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石洞,传说南宋时期,河婆先人就在这石洞里建成古庵,香火一直很旺。这个石洞依次可分为大厅、走廊、小厅和一线天,从洞门进去是大厅,面积约30多平方米,走过大厅,登上约半米高石阶,是一条几米长走廊,里面是一个小厅,面积比大厅小些,再走过去便进入一线天了,左右两块大石相依相偎,中间仅有30厘米左右的间缝,人站在石缝下向上眺望,天空如同一条银河般。此处便是“一线天”了。 里泉岩也是一个石洞,洞口高约2米,宽约1.5米,四周皆石墙,积水从石缝里流出来,每天涌泉数十担。石头缝里涌甘泉,不管是天雨成涝,还是天晴成旱,里泉岩的石缝里总是有节奏、有规律地涌出甘泉琼浆,不多不少,每天总是有几十担甘泉,奉献给一方百姓。 近年来,广德庵风景区先后规划建设了弥勒佛阁、钟鼓楼、放生池、文化长廊、西游记景照、麻菇亭、牛郎织女像等景点,与原有天然的众多景观相映成趣,每天到此观赏的四方游客络绎不绝。 :) :) :loveliness: :lol :) :loveliness: :) :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