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cheng-211 发表于 2014-12-1 22:20:03

我们大队的文艺宣传队

    那是文艺生活贫乏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农村文艺活动很频繁的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初,为配合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用革命的新思想、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纷纷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为当时农村主要的宣传方式和文化娱乐方式。当年演出的激情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歌星表演,套句现在的流行语那叫真正的接地气走群众路线:队员平时和生产队其他社员一样,参加生产队劳动,只是在定期或不定期参加汇演、调演或巡回演出之前组织集训。    我们大队文艺宣传队排练场就设在村里的老祠堂,参加宣传队的人员很杂,有拉得一手好二胡的(半音拉得很到位),有阿宝式吼得几里外都听得见的(原生态唱法),有手起脚落很够力,很夸张,无师自通的打倒帝修反的现成舞台动作(劳动技能)。这些人或是从前唱过戏的,或没唱过戏但有好身段好嗓子的,或是会敲锣鼓吹笛子的。演员大多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女,当时担任宣传队队长的是本村的文钦叔公,他是村小学代课老师,是一位文艺人才,编剧、导演兼于一身。他对表演技巧要求严格,为了让队员练好每个动作,说好每句台词,总是不厌其烦地热心辅导。比如独唱时的站立姿势,两只脚应该是站成丁字步,坐着的姿势应该是昂首挺胸,旋转时眼光要最大限度地望向观众,当一个演员说台词时,别的演员不要有动作,以免干扰观众观看正在说台词演员的表演。―个动作往往要反复地做,直到做到位,做到家。有趣的是每当排练时,常有一个小孩来叫:“姐,妈让你回去挑粪。”做姐的回道:“知道了,排完这场我再挑!”别看这些宣传队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大多经过“文革”洗礼,是各生产队选拔出来的文艺骨干。老书记也表态,好好干,搞出名堂来,都给你们记满劳力工分。   演出之前,老书记照例把国内外大好形势说了一遍,把当前生产又强调了一遍。完了,锣鼓就热火朝天地擂了起来。起初,开头戏几乎都有语录歌、忠字舞,接着是山歌剧《毛主席收到咱的丰收果》,大幕徐启,舞台天幕上展现出巍峨的高山,层层梯田,波涌金浪,行行果树,硕果累累。灯光由暗转明,箫笛吹出鸟唱蝉鸣之音,管弦奏起天女下凡之曲,8个摘果的姑娘手挽花篮,迎着晨曦,来到果林中边唱边舞,节目一开始,即给人以揭岭大地山美水美人更美之感。接下来是4个年轻小伙子肩扛果筐,唱着歌颂新生活的山歌,做着边摘果子,边扛运出林的动作,歌声粗犷,动作豪放,展示出山里人的豪迈气概……有一次,当演出进入最高潮,观众正看到兴头上时,“咔嚓”一声,戏台旁苦楝树上的孩子连人带树技掉了下来,部分人稍稍回头,眼光又立即回到舞台,孩子摔伤似乎不是大事,重要的是节目还在演。听说还有两个人演夫妻俩的,笑死人喽。果然,阿发和菊香演夫妻俩学毛选。阿发老爸一个劲鼓掌说好看,菊香妈妈在下面脸红一阵,热一阵,戏没演完就先回家了。   其后,我们大队宣传队除了在本县各公社汇报演出外,还被选派到周边五华、丰顺等县各公社交流巡演。当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还映照天边,宣传队就抬着锣鼓和道具步行下村演出。如果是偏僻的山村,要跋山涉水走2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观看文艺演出,是村民的大喜事。当知道宣传队要到村里演出时,他们会提前把生产队的晒谷坪打扫干净作为演出场地,小孩们还会把木凳、椅子整齐地摆放在那里,等待宣传队到来。宣传队到演出地点,首先是拉起幕布,点亮汽灯,然后擂响锣鼓,告诉村民演出很快开始。不一会,村民便扶老携幼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汇集到禾坪观看演出。每到一个村子演出,宣传队会灵活增加一个宣传当地好人好事节目,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深受教育。歌声、锣鼓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打破山村的寂静,在夜空中回荡。近2个小时的文艺演出,观众总觉得时间短暂,久久不愿离去。最令宣传队员们期盼的往往不是观众的掌声,而是各公社招待吃饭时桌上那有两三指宽肥膘的咸菜煲猪肉。    当年宣传队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有当时流行神州大地的革命样榜戏,也有革命歌曲;有相声,也有三句半;有舞蹈,也有山歌剧、快板;有器乐独奏、合奏,也有伴唱、清唱。总之,有按照发行的剧本编排的,也有自编自演的。总的来说,紧扣国内的政治形势,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毛主席“我们文艺是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人民大众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思想,和农村文化工作坚持贯彻“业余、小型、多样、节约”八字方针要求。当时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文艺宣传队就排演了自编自演的山歌剧。舞剧《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山歌剧《孔老二碰壁记》、《赤脚医生向阳花》等等,都不可避免地烙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演出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插曲。记得有一次,在参加县里的正月十五汇演时,第一个节目就是阿球古和春兰演的二人小戏剧《一条扁担》。剧情是家有一条扁担,可兄妹二人都争着挑水,参加队里的抗旱。剧中有一个一碗水就能救活一棵秧苗的场面,阿球古要端着一碗水上场,可是那天汇演时,也不知是谁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给拿走了,当阿球古回幕后端水时,一看碗没了,一下就傻眼了。这时场记一急,就把一个小铜锣塞给阿球古,见他直愣神,怕冷场出笑话,便一把把阿球古推向了台前。这时台下的观众见阿球古端着个小铜锣当碗用,顿时哄笑一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阿球古灵机一动,改了台词:“你们笑什么呀?啊?现如今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丢掉泥饭碗,端上了铁饭碗,只要大家听毛主席的话,将来还让咱们端上大大的金饭碗!”没想到阿球古这一改词,既救了场,还赢来了阵阵的叫好声。等汇演结束后,就在阿球古准备挨批的时候,公社领导和村干部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一个劲地夸他又机灵又有政治头脑,“真是改得好啊!”最后小戏剧还获得县里二等奖。   旧日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它深藏于记忆的缝隙里。岁月更迭,眨眼间,风华之茂短暂如流光。四十年一晃而过,当年的文艺宣传队员在演出中,假戏真做演成了不少对真夫妻,演员中后来有的当上了乡镇文化站长、县里的局长、市里的处长,更多的留在村中生儿育女跟泥土打交道,命运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再聚首时不免唏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都对那段难忘的日子记忆犹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哼起或听到了这些满含乡音的山歌剧曲调时,我就会想起家乡,一幕幕往事如涓涓溪流,在心灵的河床中流淌,令人回味、思索和感悟。
作者:刘俊合,发表于2014年11月27日,《汕头特区晚报》副刊"城市记忆"

珊儿 发表于 2014-12-1 23:26:50

:loveliness::loveliness:

猫蛋 发表于 2014-12-1 23:27:01

:):)

下雨天 发表于 2014-12-2 09:09:13

:o

黑蔷薇 发表于 2014-12-2 09:09:29

看完了

RHDQ 发表于 2014-12-2 09:45:56

这个年代我经过,所以从头到尾每个字都看,多好的年代啊,人们的思想觉悟很高哦,当官的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每年都兴修水利,没有贪官,没有黑道,很少有盗抢之事,人与人关系好,有亲情,但肚子是饿了点。

兴兴 发表于 2014-12-2 10:58:59

:)

RHDQ 发表于 2014-12-2 23:47:06

为什么都是表情回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大队的文艺宣传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