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完成
7日上午,揭西县河婆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成功举行全县首宗林业用地公开竞标活动;与此同时,全县所有乡镇均高标准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软硬件建设。这标志着揭西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便民利民、公正廉洁的新成效。 按照省、市纪委的工作部署与工作要求,揭西县于今年6月份全面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该县党政领导及纪检部门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硬件建设。6月下旬以来,揭西县召开多场次专门会议强势推进这项工作,并先后派出学习考察组赴先进地区学习工作经验。该县纪委牵头农业、财政、国土等相关职能单位,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导意见。 在经过动员发动和资产清查核实登记阶段之后,揭西县于7月份进入交易平台搭建与验收的实质性阶段。该县纪委派出督导组,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要求必须在7月底前,全面建立起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新机制,将农村的标的物在5000元以上,或承包期在3年以上,全部纳入所在乡镇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竞标,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至7月底,揭西县17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建设。8月7日,河婆街道后埔村一块面积为83亩、承包期限为30年的林业用地,在河婆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公开竞标;经过轮番竞标,最终以高出标底价50%的价格,成功交易。 揭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全面完成并投入规范运行,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遏制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现象,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林伟初 见习记者 陈文庆) 相关链接: 阳光下的交易———写在揭西县首宗农村集体资产承包公开竞标之际 2014年8月7日,艳阳高照。 这天上午,装修一新的河婆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人头攒动热闹异常,陆续赶到的几十号人,进入中心的交易大厅。 10点15分,随着一声清脆的落槌声,揭西县首宗农村集体资产公开竞标交易,以高出底价50%的成交价,成功交易。 从这一天开始,揭西县所有的乡村,都将符合交易条件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无论是出让、转让还是租赁,均以挂牌、招标、拍卖的方式,纳入所在乡镇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同台公开竞标。 这昭示着,分布在揭西县1350平方公里大地上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由过去村“两委”干部的“谁跟我好我给谁、我说给谁就给谁”的自由处置经营模式,转轨进入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法制经营模式。 这同时也宣告着,揭西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开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一 8月7日这天,张再安起了个大早。今天,信心满满的他,要到街道办参加一个竞标活动。 张再安是河婆街道后埔村村民。这些年,靠养殖和跑运输的他,积攒了一些家底。前段时间,后埔村的村“两委”干部,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将村里一块面积83亩的山林地,公开拿出来招投标。一直心仪这块荒山地的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竞标时间定在上午10点,地点是位于河婆街道办事处办公大院内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这是一个占地200多平方米、7月份刚刚建成的免费服务机构。 张再安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这个交易中心。签了到,填了表,交了保证金,张再安领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竞标牌号。进入面积近9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张再安发现另外两个将跟他同时竞标的村民,已经坐在大厅座椅上。 主持人、发包方、村监委会、咨询区、资格审核区等明示牌;投影仪、交易槌、制度牌、公示栏以及写着“打造阳光平台,规范交易行为”的标语牌,还有标注着“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利民、为民”的大厅背景墙,眼前的这一切,均让张再安感到新奇。 9时50分,揭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林春霖,悄悄来到现场。由于今天是揭西17个乡镇(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自7月份全面完成建设后,全县第一宗进入这个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竞拍的交易活动,林春霖受县党政主要领导的委托,到现场进行实际成效的感受与过程监督。 10时许,竞标活动正式开始。担任这次活动主持人的河婆街道办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韩学光,在履行了宣布竞标规则、介绍竞标人、标的物基本情况等一系列程序后,宣布竞标开始。 这块租期为30年的后埔村林业用地,标的价为8元,每次举牌递增1元。 跟张再安一同竞争的后埔村民张振亦和张高坤,抢先张再安举牌。3个人轮番举牌,价格从8元竞标到11元。最后,志在必得的张再安,再次举起了牌子,将标价提升到12元,张振亦和张高坤放弃了。 竞标成功的张再安,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来到交易中心办公室隔壁的签约室,跟发包方(后埔村经济联合社)的负责人,签订租赁合同;并将83亩山林地30年的租金共计29880元,一次性付清。 在完成了一系列规范流程后,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将这次交易的立项申请表、资源交易方案、成交确认书等一整套资料,封存进入档案柜存档。至此,揭西县首宗农村集体资产公开竞标交易活动,圆满成功。 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2014年1月2日至4日,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就当前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与监管力量薄弱等课题,轻车简从来到揭阳市调研。 在这场为期3天的深入调研中,黄先耀提出,针对以上这些存在问题,将2014年定为全省“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年”。 陪同调研活动的市委书记陈绿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直河随即明确表态,揭阳将按照黄先耀的指示精神和省纪委的工作要求,率先全省开展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成效取信于民。 4月3日,全市创建廉洁镇村暨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榕城区召开。会上,市纪委要求全市所有县(市、区),7月底前完成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任务。 “督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行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督促制定实施有关交易规则、运行程序、监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这是开展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此后不久,省纪委牵头省直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意见》一文;随后,省农业厅也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系统开展涉农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 要将以往由村“两委”干部说了算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自主操作模式,扭转为置于阳光下公开运转、纪委实时监管监督的基层党廉模式,谈何容易!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林春霖多次向揭西县委书记邬郁敏作了情况汇报。 邬郁敏要求县纪委要将这项工作,跟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揭西的实际,把交易平台建设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务实举措,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分管揭西农口工作的是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兼县政府党组成员蔡明专。林春霖与蔡明专对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这项工作,很快达成共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维护好群众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要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全面建立起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新机制,别说基层乡镇茫然不知所措,就是县一级领导干部,大多也是“贸贸然莫相知”。 林春霖和蔡明专决定按照“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的原则,先成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然后分为动员发动、资产清查核实登记、搭建交易平台和总结验收4个阶段开展工作;当务之急,是派出工作组外出进行学习取经。 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惠来县在这次全市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活动中,抓住被省、市定为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面,率先走出了第一步。全市首宗农村集体土地租赁竞投会,于6月5日在惠城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举行。获悉这个消息后,林春霖马上指示县纪委有关班子成员,组织带领有关职能部门人员赶往惠来。 6月4日,县纪委有关领导牵头县财政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领导和业务骨干,一行9人赶赴惠来县惠城镇参观学习。 这次参观学习启迪了县纪委、农业局领导关于开展交易平台建设的思维,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参观学习人员回来后,马上将具体情况向林春霖、蔡明专做了详细汇报。林春霖、蔡明专指示,汲取惠来好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揭西自身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 一个星期后,揭西县纪委牵头县农业、监察、财政、国土、林业等10个相关部门单位,制定出台了《揭西县进一步理顺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和建立镇级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实施方案》。接着,揭西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揭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管理工作的意见》;揭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6月23日,揭西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大会高规格召开。在这场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的会议上,蔡明专对交易平台建设工作作了全面的动员部署。 林春霖在大会讲话中,指出了建设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平台的政治意义和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要求。 17个乡镇(街道)按照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随即展开行动。 6月25日,河婆、灰寨、塔头、棉湖4个先行点的镇街分管领导、农办主任与业务骨干,20多人再次就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赶赴先进地区取经“淘宝”。 在今年6月份,为了积极稳妥推进全县农村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揭西县召开两场全县性大会,发出4个专门文件,县财政拨出120多万元专项启动资金。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县农业局主持召开近10场次业务碰头会、协调会与推进会。 7月份开始,县纪委有关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督导组,奔赴全县17个乡镇,对每个乡镇的平台建设情况,逐一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和验收。 一项探索性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举措,就这样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中,优质高效地全面推进…… 四 对揭西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邬郁敏高度重视,多次专门听取情况汇报并作出工作指示。县长杜光亮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挤拨出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7月23日,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与装修配套,投入18多万元的河婆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建成。交易中心设置了交易大厅以及办公室、签约室和档案室。 这个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连在一起的交易中心,配套了电脑、投影机、远程监控视频、复印机、打印机、档案柜、空调以及办公桌椅、联排座椅、公示栏和一系列制度牌与宣传牌,环境窗明几净,格外舒适。 除河婆街道以外,灰寨、塔头、棉湖等其他乡镇,也与河婆街道一样,陆续按县的要求完成交易中心建设。对于这项工作,17个乡镇均根据县纪委制定的“坚持4个原则”进行,即坚持交易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原则,以及坚持民主公开、规范运作和节约实用的原则。 初步统计,揭西县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上,全县总投入达200多万元。 按照县政府下发的工作实施意见和县纪委下发的实施方案,从现在起,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让、转让、出租和发包经营,凡标的物价格在5000元以上,或合同期在3年以上的项目;以及工程造价在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集体建设项目,都必须进入这个交易中心进行阳光下的交易。 河婆街道后埔村,有一块从未发包过的荒山林地,这块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发包的林业用地,按要求必须进入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这块面积为83亩的山林地在走完一系列规定流程之后,于8月7日进入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竞标。 揭西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交易共有8项流程,分为民主表决、交易申请、受理审核、信息发布、组织交易、交易确认、签订合同和资料归档。其中的“信息发布”这项流程,规定了准备交易的事项,必须要在公开栏、党务公开网站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没有异议之后才能进入“组织交易”这一环节;并且交易过程要有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职能部门全程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整套严密、规范的运作程序,所有乡镇的交易中心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有志者,事竟成!历经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揭西县克服资金紧缺、场地紧张、经验匮乏等困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纪委的全力推动下,全县17个乡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终于大功告成。 公生明,廉生威!8月7日,全县首宗农村集体资产公开竞标交易活动,在揭西纪委的监督下,在众多党员干部和后埔村民的见证下,圆满落槌,人民群众对此,赞誉有加。(记者 林伟初 通讯员 李欣浩) 公生明 廉生威超 然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欠发达的贫困县,揭西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工程,成效难能可贵之时,工作更加可圈可点。 毋庸置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深刻演变,当下的社会矛盾,已由积累期进入迸发期。这其中的人民内部矛盾,超过一半来自农村;农村矛盾又超过一半来自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引发,其中,绝大多数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宅基地、田地、鱼塘、山林、村政建设项目等集体资产与资源有关。 有一组数据,可折射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013年度,省纪委立案查处的案件中,55.5%涉及基层干部;市纪委受理的信访举报案件中,50%是反映村“两委”干部的;而揭西县纪委收到反映村“两委”干部问题的信访件,占了全县信访总量的46%以上。 数据无声,无声处往往绽放惊雷。发生在揭西本土上的上浦村事件,就是由村“两委”干部暗箱操作,将土地违规租赁他人所引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惨痛教训,岂能忘却! 于是,揭西县借助镇街纪委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党政重视,上下合力,民众参与,一项看似艰巨复杂的工作,因得民心而得天时地利,短短30多天,17个镇街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便矗立于蓝天白云阳光下。 公开是防腐的良药,暗箱是犯罪的温泉。这是一句廉政箴言,也是一个生活的真理;愿“农村社会矛盾”这一阴霾,随着揭西县这“阳光下的交易”,逐步烟消云散。:) :loveliness: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