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阳光 发表于 2014-6-5 08:13:14

上陇开基祖调元公后裔聚居地概况

(二)上陇开基祖调元公后裔聚居地概况
明万历十六年(1588)上陇四世祖名维宁讳调元公,自大洋迁到上陇开居。建祠尊奉生卒葬于五华安流的曾祖父萱公为始祖,迁居并卒葬于揭西岸洋的万嵩讳崇达公为二世祖,迁居并卒葬于本县大洋的文寿谥东山公为三世祖。远祖是开基大埔虎头沙的惟福公第四子大八贞官,脉下念四郎法圣公后裔。迁徙路线是:虎头沙—神前社—阎罗石—蓝树窖—梅县松口—五华安流—揭西岸洋、大洋、上陇。上陇的祖源昭穆朗朗,链接环环,瓜瓞绵绵,无容置疑。开基后431年最快的传下18代人,为穆公102世。后裔主要聚居上陇九个自然村,以及竹尾沟中心寨和溪唇寨。现有上谱人口11288人。
上陇原为多姓混居之地,开基时已隹有蓝、曾、赖、许、黄、高等姓氏。后逐渐迁走,至民国时唯存丘姓。据历代族老相传,是调元公慧眼独立到足多谋,率先取得得建祠风水宝地,亲手创建名闻整个潮汕地区的上陇丘氏宗祠。宗祠坐午向子兼丙壬,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龙脉充实。荫佑裔孙枝繁叶茂,财丁两旺,贤达辈出,世代炽昌。
明清时代的经济相对比较平稳发展。传统农业种养为主,又重工商兼营,发展船运、手工艺匠等行业。调元公(1588—1617)从开基至见背仅29年时间,为三个儿子购田园110多亩,山场数片,存白银470多两,大洋祖田50亩。公偿田租103石。各代裔孙大多数承创两全,不断扩展家业。也有少数好赌成性,或懒散放任,不务正业,致家业败尽,远走他乡。而族众集体的公尝项收入“象雪球越滚越大,普遍可资举办一些公共公益事业,资助学子应试,或再添置田地产业。
上陇历来工商业比较活跃,发达。是十代前的老祖们为后裔带了好头。有经济头脑,农、工、商三结合,艰苦奋斗,百计经营,勤劳俭朴、积聚财富,发展事业。九世子万公率先就地开设糖坊等业,积财建了“大书斋”以兴教办学;世机公率先在塔头圩设店办制衣厂,并兼营窄油业,昼夜谋营,道义生财,1757年创建了气势恢弘、装饰典雅、雕梁画栋、约二万平方米的,名闻遐迩的大屋场。还有学成、世伦、登鳌等诸公,各创其业同时发迹,建寨扩宅,捐渡、捐田,名声昭著。后代裔孙上行下效,善守更善创,各支派多数都有兴旺发达的辉煌时期。自明末清初发起,开糖坊、商铺、当铺、榨油坊、饮食、裁缝、铁木工场、行船运货等各行业齐备,此起彼伏,红火盛极,延承数代。先后办起下陇圩和新圩两个集市,当时曾有十八间糖坊、九间当铺、四五间油坊、商铺难以计数。周边外姓有来赶集。此外,还有九座土糖寮,年产红糖三四十万斤。上陇各系各代英贤,以艰辛汗水与智慧创造财富,不断发展公众事业。邦祚公创建长安楼,殿庵公创建大燕阁、茂丹公创建洋仔沙,应德公创建谷怡围,子万创建大书斋,明德公创建味道斋。广购田地,广建房宅、书院、祠宇者甚众,难以枚举。
自民国初开始有人开办织带厂、织布厂。较有规模较先进的是上陇迭新织造厂。1929年开始购“红毛灰”淋起三层半洋楼630多平方米,作为新厂房。购置进口设备,率先安装了电动织布机,电灯照明、电话、电报。产品除销粤东各县、福建漳泉等地外,还出口泰国等东南亚各国。开创了潮汕农村现代文明先河。榜样之力无穷,先办者成功,后来者不甘落后。至民国后期,全上陇共有“有自号”(有商号)有规模的纺织厂65家,还有三四十家只开三四台机的无名小厂。百家布厂开工,大巷小巷机声隆隆。是揭阳县最早的有名的“纺织之乡”。解放后公私合营并入县棉织厂。
从明清两朝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在一部分家庭家族财丁两旺、富裕发达的背后,还有相当多欠发达的贫下中农家庭,因田地少,劳力缺、智力弱,或子女多负担重等等,长期挣扎在饥寒交迫贫困线上。这就是历史现实。
“一唱雄鸡天下白”,建国后天下农民大翻身。农村生产力大解放,传统农业大发展,农村生活大改善。改革开放后为善于经商的上陇子弟带来新的机遇。扑腾在传统农业上的中青劳力,几乎大都外出打工或经商谋生。据二00九年八月不完全统计,上陇人在县内外独资开自选商场、商铺、公司、工厂共七百五十多间,从业人员二千人。已购买小汽车、货车500多辆。居住钢筋水泥小洋房的共青团员390户。最高一座三间八层豪华洋楼。最大商场一户五千平方,最多的一户五兄弟开十一间商场,另有一户企业家在深圳宝安开办“深圳市德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电子产品,工人二千多,资产几个亿,股票上市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陇必定涌现更多的千万富翁、万万富翁。然而,传统农业出现较大变化:“劳力外出找生意做,农村存下少少老老,埔田旱田插竹种果,边远坷田养鱼种草,田洋良田仍有耕作,附带收入多少都好”。农村的总经济收入,己转为经商和务工为主体。这就是新时期的现实。
上陇历来是个崇文重教之乡,地灵人杰,贤才辈出。从清初至民国初,据上陇老谱记载,有岁进士:世机公、世伧公、绍充公、学庸公四人,修职郎、登仕郎、儒林郎共十人,千总、州司马、守卫府、守卫、县丞、翰林院孔目共十人,文武庠生、贡生、监生共18人,国学生、太学生32人民国、新中国至今:国民党少将2人,国家师厅局级以上军政官员10人,县、团、处职干部36人,取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学家、研究员四人,教授、博导、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6人,硕士17人,博士12人。
上陇裔孙居住在龙须溪两边,溪东的中心寨、溪唇寨与美德村及石湖山交界,上陇村西边与新洪村山地相连,北边与长滩、咸水窟、蛇头寨毗连,南边与塔头镇的大园、袁屋寮、李厝寮接壤。版图面积约五平方公里。

兴兴 发表于 2014-6-5 13:04:04

:)

揭西人 发表于 2014-6-5 16:29:21

:)

雪娃娃 发表于 2014-6-5 16:29:25

:loveliness:

大同 发表于 2014-6-5 16:29:29

:lol

黑蔷薇 发表于 2014-6-5 16:29:33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陇开基祖调元公后裔聚居地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