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cheng-211 发表于 2014-5-15 22:34:45

祝贺坪上龙吟村农民诗人蔡国京登上揭阳日报


诗书相伴,蔡国京自觉满足。刘华兴 摄

诗词相伴唱风骚
——访农民诗人蔡国京
□记者 蔡烨华 通讯员 黄洁宇  从弱冠少年到花甲老人,岁月的砂石磨平了曾经的天真,生活的重担压扁了年少的轻狂,但是,对诗词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如焰火般越来越炽热。40多年来,山区农民蔡国京以诗抒写真性情,以诗抒积郁块垒,以诗描摹世间百态……在诗词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默默耕耘,怡然自得。近期,收录其所著的600多首诗词和100多副楹联的作品集《龙吟小榭》付梓。  推敲揣摩独爱格律  走进蔡国京位于揭西县坪上镇龙子村的家,最吸引人的便是那大大小小摆满书柜和客厅茶几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集,它们都被牛皮纸仔细地包好,并用毛笔字工整地写上书名,足见主人对书籍的爱惜。而从那些成本成本的方格草稿纸和誊抄得整整齐齐的手稿,足以窥见主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1966年小学毕业时,成绩优秀的蔡国京因遭逢“文革”被迫辍学。在生产队牧牛期间,受到他的细叔蔡六状(时在乳源县高中任教)的“无师自通,有志竟成”的教导后,蔡国京便自觉地找书来看。“当时没有人耳提面命,指导读什么书,怎样读,总之饥不择食,见书就读,举凡文学的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天文的教育的都在视野之内。”蔡国京回忆说,在读了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编写的七八十万言的大学教材《汉语诗律学》后,加上受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朝熏暮染,他便心痒手痒地写起格律诗来,那时他20岁。  相比于小说、散文,格律诗这种古老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对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诗也不敢轻示于人。不知是环境抑或是天生性格使然,蔡国京觉得自己懂得越多,心中越有一股不平之气和逆反心理,一有时间他就闭门阅读《唐诗宋词》,还啃起《资本论》和《红楼梦》等名篇巨著,不断揣摩、研究诗词创作。从四处流浪的“打工仔”到通过函授成为乡村医师,无论生活如何清苦,环境如何变化,始终改变不了他对诗词的那份热爱。  诗畅笔端自得其乐  国事家事身边事,事事关心。情之所至,诗畅笔端。从歌讼时代新风到吟诵历史人物,从关注民生疾苦到描写农耕事儿,蔡国京的作品题材广泛,可谓信手拈来。他的诗作顺应着历史潮流,文笔高扬社会主旋律,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满腔热爱。  针对1970年9月15日早上横江水库崩坝,他写就了《横江水库崩坝记》:“沙土围堤隐患留,银河倒泻决洪流。波吞古邑千村毁,浪涌惊涛六约休。十里废墟横死骨。一时荒野起坟坵.国家紧急灾黎救,万众安居解困忧。”到西田种杉,他写下了《西田种杉记》:“热血盈腔少壮心,昂扬艰险育山林。盘旋路绕羊肠曲,惊悸人摔涧壑深。脚站巅峰身驾雾,手攀崖壁棘撕襟。穷乡莫怨家园劣,更有耕荒隔世寻。”他的作品《山家居》则展示了山村生活的恬淡:“布衣蔬食种桑麻,瓦屋藤床古朴家。雾锁青峰云作笠,泉鸣清韵水漂花。屐行野径沾朝露,锄卸柴门送晚霞。老树遮荫禽对语,客来烧叶漫煎茶。”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蔡国京结识了原揭西县文联主席黄侃先生。经推荐,他参加了揭岭诗社,诗作在《揭岭诗词》发表了四期,约七八十首。不上二三年,他所创作的诗词数量竟超过数十年来的两倍。他成为揭西县揭岭诗社理事,其作品入选了2013年出版的揭阳市历代诗歌总集《古今揭阳吟》,其作品集《龙吟小榭》也在诗坛引起关注。  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能与心爱的诗词相伴,不求闻达的蔡国京自感生活充满乐趣。正如他的诗中所写的:“甲子从头又转车,雅骚染指鼓鸣蛙。高贤沃土凌苍柏,野老偏隅绽小花。有益人文挖彩贝,无关风化扫残渣。惬怀葵藿堪欺肚,未肯斜阳黯暮霞。”

兴兴 发表于 2014-5-16 08:29:40

:)

牧涵 发表于 2014-5-16 13:31:44

:):)

水果篮 发表于 2014-5-16 13:31:48

:loveliness::loveliness:

农民波波 发表于 2014-5-16 13:31:52

:lol:lol

临风 发表于 2014-5-16 13:32:01

:):)

黑蔷薇 发表于 2014-5-16 13:32:06

:lol

细货姐 发表于 2014-5-16 13:32:12

:)

夜澜静 发表于 2014-5-16 20:19:15

:):)

明兲、艮羙? 发表于 2014-5-16 20:19:19

:loveliness: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祝贺坪上龙吟村农民诗人蔡国京登上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