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
发表于 2014-4-18 08:22:55
村南仙福桥。
青山绿水
发表于 2014-4-18 08:24:36
据地名志上的资料说,山湖杨氏迁自大埔百候,根据这信息继续搜索资料,可惜却找不到进一步的。像这样一个岛屿式明代后期的村落,其创建形成发展应该会有一段趣味的故事,但在村里走逛时候,并无遇见多少村民,而几乎所有祠堂都是没有人在,所以想问些什么,也问不出来。大概,这就是一次偶遇之行吧。
匆匆之行,所得如上,仅此为记。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图志存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
附录《广东大埔百侯杨氏考源》:
杨氏本姓姬,是周成王同毋弟唐叔虞之后,周文王伐纣,武王定天下,封其曹裔为诸侯,唐叔虞在公元前一OO七年封为杨侯,食邑天水,弘农,即以杨为姓,弘农为郡,故杨姓郡望为弘农,俗称堂名。唐叔虞讳抒,抒公即为杨氏之太始租。
杨氏传至东汉在关西己成盘族,三十五世孙杨震字伯起,官于关西遂为家焉,伯起在关西繁衍昌盛。故今杨氏多出于关西。杨震原为华阴人,孤贫好学,通达博览,曾执教廿年为儒学之师,故有关西夫子之称。讲学学时曾有瑞鸟衔三鳣飞集,是后杨震被辟为荆州刺史、东菜大守、为官清正、屡举人才,曾举荆州王密为昌邑令,杨震赴任时道经昌邑,密夜怀黄金送震,震不受,密曰:“暮夜无人知”。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密愧退出。故有四知传芳、清白世家之称。累官至大尉,一生俭食步行,不置产业,言惟愿后代为清白吏子孙则足矣。子杨秉、孙杨赐,曾孙杨彪均为名臣,自震至赐为三叶宰相,至彪为四代大尉,杨氏传至晋、唐后,因外族入侵,汉人多向南移,杨氏也逐步南迁,分支大江南北,闽粤各邑,历代名人辈出,文有唐初四杰杨炯,武有几代力保宋室之杨业,清有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之东王杨秀清等。
唐末黄巢起义,中州亏混乱,时有杨蕃原为山东滩州人氏,因此举家南迁至夏福建宁化,乃是福建宁化之开基祖,传至宋末居福建宁化石壁之杨氏七郎有四子,因石壁贫瘠,无以谋生,为一求生存计,其大、二、三子流入广东万川县(即现大埔县)长兄四十一郎定居西河大靖,二弟四十二郎定居百候,筑庐下村(即现下村裕庆堂附近,原有四十二郎公祠为永馨堂现已倒塌)。三弟定居百候之南山(现查南山仍存有杨氏宗祠,其后代已迁出南山,据说后代己月不多居于内山)。四十一郎在大靖己有妻室生男育女。因来百候打铁发现候土地肥沃,山明水秀,较易谋生,欲迁入百侯,其妻不愿同行,四十一郎便独自来百侯定居,再娶沈小六娘为妻,沈小六娘生一男大一郎,不幸被虎所噬。由四十二郎之次孙过继为男,即现葬倒吊金钩之三世谆叟公,四十一郎为杨氏七十二代孙讳奋登,奋登公即是现百候杨姓盛族之始祖。 20140417
完。
声明本作品为【@易图工作室】【普宁青年摄影】【普宁城市网(www.pnctiy.net)】荣誉出品。
不包含任何商业性质,仅限于网络分享交流之用,请勿恶意歪曲传播!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人【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图志非完整性转载!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由于是本篇图志内容多为人文照片,免不了拍摄到人物肖像。
如若由此造成不便之处,本人深表歉意,敬请联系本人将照片撤下。
xixihaha
发表于 2014-4-18 10:36:08
:):)
书记
发表于 2014-4-18 10:36:23
:lol
新人求罩
发表于 2014-4-18 10:36:34
:):)
小鬼
发表于 2014-4-18 10:36:39
:lol:lol
前任妻子
发表于 2014-4-18 10:36:46
:)
龙中人
发表于 2014-4-18 10:36:51
:loveliness:
下雨天
发表于 2014-4-18 10:36:56
:lol:lol
牧涵
发表于 2014-4-18 10:3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