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揭西钱坑寨 走访揭西钱坑寨
1月20日,上午与捕快兄逛完了普宁梅塘镇的溪南村大寨之后,顺路往西行,准备去看看传说中的钱坑寨。钱坑林是泥沟张氏七百多年的老表亲,所以钱坑林氏,对我来说是自小便有所耳闻,在后来开始接触乡里的姓氏文化,更了解到不少。钱坑林氏一世祖妈是泥沟人,为泥沟张氏始祖翠峰公亲妹,据资料上说,这是宋末元初即1286年前后的事情。宋元明之间是北方族群南迁的一个移民高潮,不过战争和年久失记,很多族源信息已经无法考证,或只剩下一些族中传说及片言只语的记载而已。我对自家泥沟张氏的族源很感兴趣,一直找探究寻着相关资料,而作为最亲的钱坑林氏,便为其中一直想要去走访看看的地方,或能寻到一些相关?借捕快兄此次走逛潮汕古村落的机会,及钱坑也是一个值得去看看的地方,所以便来到此处。不过,钱坑寨已非旧时的寨,自林氏一世祖南山公下来几百年的发展繁衍,林氏裔孙已达30万人之巨,旧时的钱坑寨如今已变成了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钱坑镇,及外迁许多村落,比如阳夏。所以在来此,我都疑惑是否能找到旧时的古寨围。就走走看看吧。
钱坑镇位于广东揭西县东南部,处榕江上游,东接金和镇,北与大溪镇、灰寨镇分界,南与普宁市石牌镇、大池农场、里湖镇交界,距县城河婆27公里,辖区面积47.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万亩,山地面积3.89万亩。辖钱东、钱西、顶联、钱北、钱南、月翁、大茶石、红光、长三水、南光、白石、竹园内、埔龙尾13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和老圩居委会。2003年底,总户数8476户,户籍人口41988,村民基本姓林。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约10万人。是揭阳林氏聚族而居人口最多的地方。
钱坑寨古时为揭阳县金山洞的村寨,今为钱坑镇政府所在地。宋代前此处为杂姓群居,传说最初称为“千家寨”,也因其中钱东、钱西连为主寨,住着钱姓人家为主而得名“钱家寨”。据现代考证,当时的钱坑寨有麦、方、黄、政、洪、 果、徐、曾、许、羊、区、金、尤、严、吕、 辜、盘、柯、刘、邓、蔡20多等个姓氏先后入住,计,蔡姓居蔡坑洋;菱角湖居许姓;曾氏住曾厝寮、曾厝场;卢姓居芦蒹埔;黄姓居赤路窟、寨仔脚、寨仔顶;方姓居李厝仔后,方厝埔;还有姓辜的住在辜厝窟;姓洪的住在湖眉;姓刘的住于刘江宅;姓郭的住在月翁寨。这是宋朝时南越金山洞的情况。因为钱坑地域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历史上多数时候实际都是区域自治,其抵抗外侮,反对朝廷官府,抗租抗税,如宋叛军依智高败经此处时就曾占地为王,在宋军平南时,南越金山洞便被当作贼匪营盘而遭大扫荡,在经历这一次的大洗劫之后,民众逃离走避,很多寨都散了,至今留下某姓厝地名甚多,古代战场痕迹犹存。据说,当时的湖土乾村对面就被称为破厝园,只剩下几户人家,而此后,唯钱氏独旺一方。到了元初至正年间(1264—1294),林氏南山公偕侄(金坑林氏始祖)二人自福建上坑南迁入潮,经过艰辛的颠沛流徙之后来到钱家寨,向钱员外租屋住居,之后林家逐渐兴旺,钱家逐渐衰败。钱员外临终时对南山公说:“搿你家昌盛,此地将是林氏天下,看在交厚份上,今后乡里这个“钱”字切莫改掉”。南山公遵友之嘱保留“钱”字,称“钱家寨”为“钱坑寨”,成为林家根基。自南山公定居后,经元明清三朝代五百余载,林氏子孙繁衍迅速,财丁兴旺。而原来其他各姓氏的人家,大多都迁徙他方。林姓以天时地利人和独据一方,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望族大寨。
传说中,古时的钱坑寨是一个既富甲一方又民风强悍的寨子,其依照地理形势的变化而建,利用山岳作为靠山,以远峰为朝向,采取坐实朝空、负阴抱阳布局,和周围环境非常合拍。以前的主寨设有东西两门,寨子有沟渠寨墙环绕,并建有碉楼和了望塔负责守卫。因寨子四面环山,只有一路可通行,在古时是固若金汤之地。钱坑人在此长期踞险对抗官府,官兵都奈何不了寨民。
据说钱坑最核心的地方是钱西和钱东,可在地图上所见镇区之中,这里头好多老寨围,密密麻麻的连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而上面标示却有很多村落,如红光、河沟、顶联、湖边等,实在不分清哪跟哪!我们选择从标示为河沟的寨围开始走起,因为这是整片聚落最东面且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按照以前走访过的村落结构及见闻进行推测,这个寨围应该就是钱坑最老的寨围!在其内走逛偶遇村民就问起,果然得到肯定的答案!因为其内主座并非一世祖南山公祠,所以也问起南山公祠在哪?却得来一个钱坑并无南山公祠!而有,则是正在建设中!或者,南山公祠在外乡。后来,我翻查资料才知,南山公最开始并非来到钱坑落居,而是在棉湖!其后至第三代人才迁居来到钱坑发展,最后成就大族。
潮州歌册中形容钱坑寨有句“面青(生)欲入伊乡难”,我们是真的体验到了!记得当天入寨内逛了主座长远公祠之后,到其他地方,便有老人跟着后面许久,问了好多问题,后来才知道,原来近期有贼人作案,偷了不少祠堂的木雕及其他,警惕性很强,亦为理所当然。不过这样也让我们有机会问问钱坑寨和林氏相关的信息,当然也涉及他们的表亲泥沟张氏。因为1月20至今相去好几月了,当时所问所得来不及记录下,现都记不起了。对于钱坑这一片寨围聚落,捕快兄感叹,这是什么概念!一走进来走深一些,就会迷路!一个寨子连着一个又一个,无穷无尽的感觉!或许这正是钱坑寨历来民风彪悍,在建国前常有乡里械斗,形成防御措施,而建成的建筑群!
有些遗憾的是,走逛了好久穿过了好几个寨,但始终没能得出些什么想法,感觉就像是找不到核心概念一样。
此前,在借来的钱坑林氏族谱中有看到二世祖月溪公祠,也又有朋友曾经去过拍过照片给我看过,说是在一所学校中, 所以离开那片寨群之后,我们便问着路去找那学校,找那月溪公祠。下午2点40分,总算找到目的地点。月溪公祠是一座三进二式的建筑,据其上金石镌刻而知,建成于1942年,至今有七十余年。其三山门楼肚上有崇本堂记,叙述了林氏相关。
参观完了月溪公祠,我们准备去另外地方,向东北方向走,没想到在途中就看到了南山墓园……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