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妈生来历,天后圣母妈祖(即娘妈)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居住在揭西县河婆镇和良田乡的张姓村民,要过“娘妈生”节,而其它刘、黄、陈、韩等姓人则没有过这个节日。相传这一天是天后圣母妈祖(即娘妈)诞辰日,为什么张姓村民会庆祝妈祖诞辰呢?且听我从头讲起——妈祖其人其事
话说北宋初的宋太祖建隆元年,妈祖诞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林姓人家。妈祖出生时与众不同,没有通常的啼哭吵闹,只是张大眼睛,默默打量着周遭的世界,据说,她七岁时才开口说话,父母为她取名“林默”, 因她出生于莆田湄州,人们又称她为林湄娘。
妈祖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佛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渡入正果。”于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
有一天,父亲带领兄长出海打鱼,林默陪伴母亲在家中织布。时过午后,天气突变,林默担忧父兄安全,默默祈祷,恍惚之间,思绪来到了海上,海面狂风恶浪,涛声震天,小船于浪里若隐若现,一个浪头压下,船上两人被打翻落水,林默近身观看,原来正是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于是赶忙伸出双手抓住父亲,用牙齿咬住哥哥的衣角,奋力游向岸边。
这时的母亲见到林默神色异样,以为女儿生病,赶忙呼唤,林默下意识答应母亲,松开了哥哥的衣角,从冥想中醒来,意识到哥哥性命难保,她痛哭不已。
生还的父亲述说了在海上遇难的情景:本来有神灵搭救,两人被牵引向岸边方向,但突然不见了儿子的身影,自己被一股神力抛向岸边才侥幸生还。
父亲诉说的经过与林默梦境完全吻合,人们才开始惊叹少女林默具有的神奇本领。从此,林默开始了她拯救海难的奇特生涯。往往在危急时刻,一位红衣少女飘然而至,轻舒长袖,风浪顿时停息。人们望空叩拜,红衣女神又化为彩霞,飘然而去。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 “龙女”。
春去秋来,林默长成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丽女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却执意不嫁,立志要救助天下所有危难中的渔夫舟子,对尘世的凡俗生活,无意留恋。林默28岁就去世了,对于她的死,当地乡亲们有种传说:一天,人们看到林默登上了一块巨石,化为一道云霞,缓缓升仙而去。
宋徽宗宣和五年,官员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使团航行途中,风浪骤起,船只失控,相互绞缠撞击,船队总共8条船,有7条相继沉没,只剩下路允迪所乘大船穿梭于浪涛中躲闪挣扎,情况十分危急,正当此时,半空中红霞闪亮,一位女神飘然而至,轻舒长袖,款款作舞,狂涛顿时停息,船身也停止摇曳,人们惊魂稍定,方才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神明的救助。路允迪询问这位神的来历,随员禀告说,她就是湄州的巫女林默。宋徽宗得知林默显圣事迹,当即赐给“顺济”二字作为庙额称号,以感谢她救助使团的义举。从此,林默声震朝野,在众多神明中脱颖而出。
林默的称号较为繁复,两宋时期称“夫人”、“妃”,元明时期称为“天妃”,清代称“天后”。最为人所熟知的“妈祖”则来自福建方言,是对女性长者的敬称,在明清以后才出现。此外还有“娘娘”、“姑妈”、“娘妈”等等,都是表达人们对她的尊敬和亲近。妈祖林默,独享海神美名,成为国家级的航海保护神。此后,在中国从南到北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从东到西的平原、山区,都能见到女神的庙额高悬,香火旺盛。近代以来,女神更是远渡重洋,在美国、法国、丹麦、巴西等20多个国家扎根落户,成为当今华人世界里最具威望的航海保护神。这么有名的航海保护神与良田山区张姓村民又有什么渊源呢?原来这里面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故事——
娘妈托梦救东溪
相传河婆镇、良田乡张姓之太始祖是在苏州府羽宁村居住。历七世孙登麟公,始由苏州南迁至潮州(宋理宗十三年,公元一二三八年)。后登麟公之六世孙乔公迁居在揭阳北门郭林围伍铺巷,公元1444年的八月十二日午时,开基祖善德公出生。善德公四岁时,父亲乔公去世,剩下母子两人,幸亏竹桥乡善士挚友陈义高的看顾,介绍认竹桥乡善士王峰山为外亲,投靠了王家,善德公十八岁时,来到良田赤珠坑寻求发展。以后,又迁到河婆厚埔创立家业,先寄住在邹可福家,租田借牛,男耕女织,辛苦操劳。生活一稳定下来,就前往竹桥迎回老母亲王太同住,并将父亲骨骸接回河婆,于1492年安葬在浮岗山。生下4个儿子和1个女儿。长子宗珊公,15岁去世;次子宗瑛(肇基)公,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二月十八日;三子乐业公,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子二代单传至五世后无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