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刘氏宗支概况
本帖最后由 liucheng-211 于 2013-12-28 19:52 编辑揭西县地处广东省东部的莲花山支脉大北山南麓,人口九十五万,刘姓是揭西县第一大姓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九分之一。刘姓人主要集中居住本县西北部的良田、河婆、龙潭、南山等乡镇,另有一部分刘姓人居住在本县的东南部的五经富、京溪园、塔头、金和、棉湖等镇。本县居住的刘姓人全部是粤东客家刘氏广传公的裔孙。 [注:以下所统计人口均为现在本县居住或在本县出生后再外迁的裔孙,至于已仙逝的和上代已外迁的裔孙无法完全统计。]
刘氏宗支介绍: 广传公的十四房裔孙中有第四房巨渊公、第六房巨浪公、第八房巨涟公、第十一房巨河公四大房传下的裔孙在本县居住,繁衍世系是:
一、巨渊公房:巨渊→ 志清→宗责→文聪→天严 志松→朝清→谷祥→祯善→大暹→显寿→宗宁 其中巨渊公三房裔孙天严公是京溪园镇曾大寮开基始祖,他从大埔县迁丰顺县再迁入揭西县五经富镇,于清朝初年迁至揭西县京溪园镇曾大寮立业,再繁衍发展至鹅毛溪、石湖山、龙子园等村寨。巳繁衍20多代,人口约11000人。巨渊公五房裔孙宗宁公是龙潭镇菜子园村本脉的开基始祖。他从丰顺县迁揭西县五经富、再迁入河婆镇马头村,再迁龙潭镇菜仔园村开基立业。巳繁衍20多代,人口约200人。
二、巨浪公房:巨浪 →高千→十四郎→十三郎→必松→恭→ 千一郎 千二郎 →成宗→伯盛→文忠→五富→龙轩 隆继→大田→厚泉→丰溪→翠山→亿珍→帝臣→声悦→锡荣→凯章→华起→廷守 →六十六郎→?→华停→汉玉→宗孟 其中巨浪公长房高千公裔孙千一郎公、千二郎公于明朝末年从五华县清溪迁至揭西县五经富镇南门坑立业,此后千一郎公裔孙在本地繁衍发展迅速壮大,形成多个支系:千一郎→万七郎→绵基→永海→ 倚峰→逸衡→ 能臣 国润 →见川[外迁未详] →见溪 →见泉 →昆峰 →宙泉 千一郎公传下裔孙已形成各自支系的有能臣、国润、见溪、见泉、昆峰、宙泉公等支系,本文将在居住村落中详细介绍。各繁衍20多代,人口50000多人。千二郎公繁衍20多代,人口约500人。 巨浪公二房成宗公传下有二脉裔孙迁入揭西县立业。龙轩公于清顺治乙酉岁[1645年]从五华县正上带子迁入揭西县河婆镇河皮塘村立业。另一脉廷守公与父母从潮阳深溪迁至揭西县塔头镇鹅毛溪立业。已繁衍20多代,人口约2000人。 巨浪公四房六十六郎公裔孙宗孟公从五华县迁入揭西县河婆镇河皮塘立业。已繁衍20多代,人口约300人。
三、巨涟公房:巨涟→君玹→法清→文忠→法禧→伯岗→志高→念十一郎→德珠→大二郎念八郎→大一郎→百三郎→信怀→毓芝 →伯玉→雷丝→仕晟→福庆→光则→前积 →万安 →昆照 → 月池→玉岗→冲汉→旌儒[旌预] 巨涟公二房君玹公传下德珠、大二郎公父子从丰顺县赤草迁居揭西县大洋再转入霖田都狮头约良田坑尾寨开基立业,其另一支毓芝公同样从丰顺县赤草迁入揭西县京溪园石湖山立业,另一支旌儒、旌预公兄弟清朝初年从惠来县施家輋迁入塔头镇鹅毛溪立业。各已繁衍20多代,人口约11000人。
四、巨河公房:巨河→时泰→元达→百五郎→启佑巨河公长房的启佑公经惠阳县蓝塘迁多祝再迁揭西县南坑,于明弘治初年[1488年]迁居揭西县河婆枫宸乡坑背寨立业。已繁衍20多代,人口约 9000人。
刘氏裔孙居住村寨介绍:[以行政村为统计单位]揭西县统称河婆地区的大北山中和南麓,东至南山镇李屋寨村,西至龙潭镇菜仔园村,南至河婆镇河皮塘村,北至良田乡岸阳村,近百平方公里的山区里,村连村寨接寨,不间断无杂居地住着数万客家刘氏广传公的四房后裔。他们从最初迁到这里的单家独户开基立业,繁衍发展到建村筑寨,凭着血缘宗脉亲情,同宗共祖的凝聚力,从最初的一、二户人家,发展至今千家万户,且所建村寨续接不断,形成方圆百里无杂居不间断的典型刘氏族群,这便是揭西刘氏族群的聚居特点。除此外,还有二个特点是:从北往西至南到东的大北山的山脚,均是聚居百户以上的大村寨,而深山中均是少则几户、十几户的小村寨,这些深山中的小村寨居住的刘氏裔孙,因有外边大村寨宗亲的保护,从未受过外人的侵犯和欺凌;还有即是建村二百年以上的大村寨,多数也不是由一个开基祖繁衍裔孙而成大村寨,而是不同支系的宗亲结伙聚居,繁衍后代而成,如菜子园村、井田村3000多刘氏裔孙的村寨,而由近十个支系的先祖聚居繁衍发展而成。现从北到南,从西至东介绍刘氏族群居住的村寨:一、 良田乡:1.岸洋村:其村寨在深山中,居住着巨浪公长房传下昆峰、宙泉公脉下裔孙560多人;2.桐树坪村:其村寨在深山中,其有桐树坪、叶锡坑二个自然村,居住着巨浪公长房传下昆峰、宙泉公脉下裔孙2600多人;3.中心村:其村在深山中,居住着巨浪公长房传下昆峰、宙泉公脉下裔孙1500多人;4.龙岭村:其村在深山中,共有桥头、龙岭、告山、学堂坝、龙岗、过水丘、新屋家、大坪、高田、角丘、黄泥溜、苍下、小片、新石下、老石下、柏树輋等自然村,居住着巨涟公二房高志公脉下裔孙3500多人。5.下村:其村在深山中,山窝山坡共有田心、石下塅、宫子尾、贵山村、苏茅坪、洋德坑、田心、水井头、横石村、田坑坜、新建楼等自然村,居住着巨涟公二房志高公脉下裔孙3500多人;6.金坑村:其村在深山中,山窝山坡上共有水背、坪上、岭下排、金坑等自然村,居住着巨浪公长房传下千二郎公脉下、巨涟公传下二房志高公脉下裔孙共1300多人;7.嶂上村:其村在深山中,居住着巨浪公长房传下千二郎公脉下裔孙、巨涟公二房志高公传下裔孙共800多人;二、河婆镇:1.河皮塘村:居住着巨浪公二房龙轩公脉下、四房孟宗公脉下、巨涟公二房启佑公脉下裔孙共1200多人;2.河婆镇城区:原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巨河公长房启佑公脉下裔孙的枫树寮、桃屋寨、大山下、细山下、樟树坑等村,按揭西县城改造规划扩建,上列刘氏裔孙居住的村寨巳溶入河婆镇城区,不可能分清原有的自然村寨,上列村寨居住刘氏裔孙及因工作或置业营业迁入河婆镇宝塔、大同、河山、东风、军田、新安、建新等居委管辖的裔孙共25000多人;3.庙角村:居住着巨浪公长房千二郎公脉下、巨河公二房启佑公脉下裔孙300多人。三、龙潭镇:1.陂尾楼村:其有陂尾楼、白云湖、龙潭圩等自然村圩,居住着巨浪公房昆峰公、能臣公脉下裔孙4000多人;2.江屋寨:属汤坝村中的一个自然村,居住着巨浪公房昆峰公脉下裔孙500多人;3.菜仔园村:其有大寨、上大埔、下大埔、下楼、老屋家、曲仓、塘背坜、黄枝塘、坪山等自然村,居住着巨渊公五房宁宗公脉下、巨浪公房千二郎公脉下、见泉公脉下、能臣公脉下、巨涟公二房启佑公脉下裔孙共5000多人;4.南福田村:其有上寨、下寨、大埔、上新、龙墩、上横塘、下横塘、田背园等自然村,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2500多人;5.龙跃村:此村包括大埔头、玉竹园、新寨等村,其中大埔头村是巨浪公长房脉下能臣公于清康熙22年癸亥岁[1683年]始建,现龙跃村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6000多人;6.泉水塘村:此村是巨浪公长房脉下能臣公于清康熙35年丙子岁[1696年]始建,分上塘、下塘,续建柑园楼、半埔围、塘子唇、大坑坝、老蟹岘等自然村,现居住着能臣公脉下裔孙3500多人;7.团结村:其中起龙围村是巨浪公长房脉下能臣公于清康熙6年丁未岁[1667年]始建,现此村还包括浮岗山、乌石楼、到背、崆仔肚、留晋纯、鸭麻寮、山蕉洋等自然村,深山中的小村距主村约20里,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脉下国润公、能臣公裔孙2000多人;8.井田村:此村原为外姓人居住,于清嘉庆年间始由巨浪公长房脉下能臣公裔孙居住,共3000多人;9.关山村:其有新屋、溪背、小黄岭、上楼、邓公坪、黄龙岗、南寮、董坑、大湾等自然村,山里小村距主村约5里,共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2000多人。四、南山镇:1.北河村:其有上条河、下条河、径下、高輋、地排、新联、细托等自然村,山中小村距主村5里,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2500多人;2.北溪村:其有细溪、田心、李屋寨、小溜、杨梅到等自然村,山中小村距主村18里,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见溪、宙泉、能臣公脉下裔孙3000多人;3.称钩潭村:其村在深山中,共有上屋、桥背、溪背、伯公岩、碗窑背、早禾坑等自然村,村与村之间深山相隔,距离几里,居住着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1500多人。4.归善村:此村处深山中,距镇中心10公里,居住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600多人;5.石结到村:此村处深山中。距镇中心8公里,居住巨浪公长房能臣公脉下裔孙500多人。五、五经富镇:1.营盘寨:五经富镇原属古时揭阳县蓝田都八图乡,广传公的四房巨渊公、六房巨浪公、八房巨涟公均有裔孙在此地南门坑村居住,后分别迁居。故五经富有谚言:‘先有刘姓后有曾家’。现营盘寨居住着巨浪公长房千二郎公脉下裔孙250多人。六、京溪园镇:1.石湖山村:属新联村管辖。居住着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脉下、巨浪公二房廷守公脉下、巨涟公二房旌儒、旌预公脉下裔孙1000多人;2. 曾大寮村:居住着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脉下裔孙3000多人;七、塔头镇:1. 龙子园村:其有龙子园、大坪埔自然村,居住着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脉下裔孙1300多人;2. 旧住村:居住着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脉下裔孙1000多人。3. 鹅毛溪村:属新溪村管辖。居住着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脉下裔孙2000多人。八、金和镇:1. 径口村:属和南村委会管辖。居住着刘氏裔孙1000多人,但上祖源流未明待查。2.刘厝园:属金园村委会管辖。居住刘氏裔孙人数及上祖未详待查。九、棉湖镇: 刘厝寨:属四乡村委会管辖,刘厝寨居住着2000多刘氏裔孙,但上祖未详待查。十、钱坑镇:南光新寨:居住着刘姓300多人,是从龙潭镇菜籽园村搬去的。
十一、外迁:1. 巨浪公长房脉下能臣公、昆峰公、见泉公、宙泉公、一达公裔孙从大埔头、泉水塘、井田、陂尾楼村、良田乡等村寨外迁广西区贺州、海丰县、陆河县、南洋诸国;千二郎公裔孙从营盘寨外迁广西区贺州、海丰县、南洋诸国;2. 巨渊公三房天严公裔孙、巨涟公二房志高公裔孙均有外迁广西区贺州、海丰县、南洋诸国等地。
刘云月于2012.11.16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