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乡村游提档升级,旅游总收入25.31亿元!持续火爆
赏万亩梅林、品揭西擂茶、观特色潮汕狮子舞、看黄满寨瀑布群……现在的揭西县,乡村风景美如画。京溪园镇,花团锦簇,粉白相间的樱花绽放于樱山花谷;坪上镇石内河片区,梅花盛开,一片雪白,传统村落隐藏在梅园深处,景色优美;金和镇山湖村,“一水抱村流,山湖若碧玉”,500亩竹笋错落有致,500亩花果木四季飘香……近年来,搭乘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列车”,揭西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包装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以旅助农,借农强旅,促进以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农业观光、农家食宿等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遵照区域共轭和重点发展、生态优先和精品突破、旅游拉动和多业联动、美丽乡村和城乡共荣的发展途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方筹资,整合资源,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建设。
据有关统计,2018年上半年,揭西全县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均有较高增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534.15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旅游总收入25.31亿元,同比增长17.2%。旅游景区及其周边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当地农副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的销售市场也得到火热带动。
瞄准特色活化乡村旅游资源
揭西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是揭西屡见不鲜的“土特产”,揭西各地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农业观光种养和“一镇一品”,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
位于揭西县东北部的京溪园镇,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名镇”。该镇辖区内丘陵山地遍布,森林、溪流、瀑布、山塘点缀其中,农林水物产富饶自然风光清秀俊美。该镇紧紧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建设了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寨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最美乡村——粗坑村、樱山花谷等景区景点以及生态养生健康园——京明养老服务中心。
此外,揭西棉湖镇也是发展特色乡村游的典范之一。“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於通邑”,描绘的是棉湖镇物产丰富的景象,也是其得以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古镇文化底蕴十分浓郁,分布着永昌古庙、花果寺、郭氏大楼、兴道书院、洪万兴祠堂等始于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各种建筑旧址或古建筑、近现代建筑,是一种粤东古镇整体性、集中性、市井型的不可移动文物群。散落在棉湖镇村落间的历史文化建筑群,正是棉湖发展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的一大利器。
节庆驱动唱响乡村旅游品牌“隆冬时节梅花开,香满山野招客来。”坪上镇石内河片区梅花连片盛开,在广东揭西梅花节上,八方游客寻花而来。梅花节的持续举办,是坪上镇挖掘揭西“梅”文化内涵,打造梅花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特色旅游的举措之一。据悉,青梅是揭西县主要的农业生态经济作物之一,全县青梅种植最多与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坪上镇,尤其是该镇西南部的石内河片区。目前,石内河片区拥有万亩青梅种植基地,形成了五大赏梅景区,分别为伯公墩赏梅区、禾岗赏梅区、西坑赏梅区、瓜田赏梅区和江坑赏梅区。每逢寒冬腊月梅花盛开,石内河片区几十公里的花海连绵成片,都会引来大量文人墨客、影友游人前来观赏,这既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了揭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品牌。
一直以来,揭西各地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和亮点,寻找群众致富奔康的载体,打造“一湾江水,绕村而行”的美丽景象,坪上镇的梅花节、京溪园镇的樱花节都是结合当地农旅资源特色所打造的节庆品牌之一,而保留唐宋风韵的揭西县客家擂茶,也正在成为揭西打造乡村旅游的另一张鲜活名片。2017年,广东揭西首届深港杯擂茶擂台赛于揭西县京明温泉度假村举行,以大米、花生、芝麻、青菜、豆类、茶叶等为主要原料,依古方古法制成的一碗清香扑鼻、爽口回甘的擂茶汤,成为不少游客的心头好。
村貌换新颜构建发展新格局今年1月,揭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揭西要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强生态保护,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建设美丽城乡。8月,揭西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揭西要持续立足西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紧扣“绿色崛起示范县、潮客文化融合发展传承区”的定位,推动“美丽工程”和“发展工程”两翼齐飞,勇当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力打造粤东后花园,推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大北山为腹地的生态发展区和以棉湖为中心、电线电缆产业园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区构成的“一园两区”新格局。
绿色是揭西的主色调,揭西将把绿色资源作为最大的发展资源,变绿色资源为绿色财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揭西和美丽揭西。在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揭西全面开展“美丽工程”“五城同创”“路边工程”等文明风貌整顿和基础设施建设。
金和镇山湖村围绕“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争取上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和旅游建设项目,大力实施乡贤回归计划,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近期已开展乡村民宿规划建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