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 发表于 2013-11-3 15:30:53

揭西名人(部分)揭西名人录(排名不分前后)

揭西名人(部分)揭西名人录(排名不分前后)

杨贤足,原任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1939年出生于揭阳县凤湖乡后角村(今揭西县的凤江镇凤南西村)。1990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副部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前任任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已退休。中共十四大列席代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十四届委员。

李东生,1957年7月出生,广东揭西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党委书记。历任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

蔡英元(1904—2004 ),生于揭阳县龙潭井下楼村(今属揭西县)。1925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两次东征,在东征军政治部任宣传干事。1931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大学,后在第十九路军总指挥部任中校作战参谋。参加了名震中外的“1󈵤”淞泸战役,因立功被授予陆海空军甲二等奖章,并提升为上校科长。抗日期间,蔡英元后任漯河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陆军第37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并参加过台儿庄、武汉会战。抗战胜利后被授予忠勤及胜利勋章。

杨之光,1930年生。又名焘甫。广东揭西人。擅国画。1943年夏就读初、高中于上海世界中学,曾师从著名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师从著名诗人顾佛影(大漠诗人)学习诗词。1948年冬就读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及南中美术院(即前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中国画,并正式成为高氏的入室弟子。1949年入广州市艺专及南中美院,从高剑父学习中国画。1950年2月考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1953年至1958年任教于武昌中南美专学校。1959年以来,任广州画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顾问、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等职。

邹顺达(1930—2001),生于马来西亚,祖籍揭阳县大洋乡(今属揭西县)。邹顺达少年遇上日寇南侵,失去读书机会。战后,从为人做工开始学建筑,从建筑小企业做起,逐渐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先后拥有万隆建筑有限公司,万隆发展有限公司、金景 (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多行业综合发展的知名企业家,对马来西亚社会和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荣获马***授予准拿督、太平局绅殊勋。

曾汉民,1933年10月10日出生在揭西县五经富,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家及教育家。长期从事高聚物多相复合体系和功能材料的研究。留学苏联期间开拓了一类碳链—杂链新型结晶接枝共聚物。中山大学校长兼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

邹剑秋,男,汉族,1924年10月出生,广东揭西县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原任复旦大学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教育家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市价格学会顾问、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复旦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曾近义 1920年8月4日生。广东揭西人。1944年毕业于湖南省国立师范学院(由北京师大、南京师大合并而成)理化系。曾任湖南师院附中教导主任、代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法商学院讲师、副教授,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1958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广东省主委。1989年任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是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著有《自然辩证法讲义》(1978)、《自然辩证法总论》(1991)等。

林辉耀先生,揭阳市政协委员。1926年出生干揭西县棉湖镇,青年时期随父到汕头、上海、天津等地经商。1958年与兄弟一起创办美罗针织厂。1991年家族分组,他在港自办美德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还在东莞、上海等地投资办厂,事业颇具规模。他现在任香港美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潮州商会常务会董兼财务部主任,香港米行商会名誉会长、港九揭阳同乡总会副会长等职。

邹永廖,广东揭西人,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9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办公室主任、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天体化学、月球科学的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合作专著和科普图书共9部。

庄永竞,1949年出生于揭西。是港澳、大陆及国际上颇为知名的年轻一代实业家,以生产经营医药和高科技医疗器械为主,同时兼营房地产、旅游酒店、影视出版等,在香港、大陆及国外创办了20多家企业,筑起了“庄氏企业王国”——香港一洲-加洲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逾亿元,跻身于香港的强人之林,拥有香港“洋参丸大王”的美称。

侯祥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揭阳县凤江镇(现属揭西县),1912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区。

蔡舒,1962年出生于揭西县。他自小腿长又灵巧,13岁就已能跳跃过去1.43米,15岁时,身高只有1.73米的他,却能一跃跳过1.90米的横竿,令同伴叹为观止,羡慕不止。1978年,16岁的蔡舒入选广东省田径队集训。当年,他即突破了2米高度,成为广东跳高一颗明星。1981年,蔡舒力克劲敌,以2.24米的好成绩,两度勇夺全国田径冠军赛和全国田径锦标赛的冠军。可惜,当时正逢我国田径选手朱建华的技术成熟期,而朱建华的自身高度就已达到1.93米,蔡舒却只有1.76米,在身高优势略逊一筹的情况下,1982年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蔡舒获得亚军。随后,在全国锦标赛上,蔡舒跳跃过比自己身高高出53厘米的2.29米横竿,创造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再次夺银。而朱建华当年的最好成绩2.39米,只是自己的身高的绝对高度46厘米。截至现在,蔡舒都是世界上除朱建华之外,第二个跳过自己身高的“跳高奇才”。

张纯真,揭西县人,是中国第一批享誉世界的运动健将之一(具体个人资料欠缺)。

张武帮,揭西河婆北坑人,生前任马来西亚大地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幼年随母旅居马来西亚,艰苦创业遂得巨富。身在海外心系桑梓,乐善好施尤热心卫生公益。1983年以来,先后捐资兴建北新小学、武帮中学、揭西县文博大楼等39项公益事业捐资总数达人民币3083万元。先后被汕头市、揭阳市授予“兴学育才,功垂千秋”证书、广东省儿童少年工作奖励基金会授予“热爱儿童”荣誉奖章、1995年北京中华国际名人研究会授予国际名人称号,并被聘为该会名誉会员、揭西县人民***授予金山奖章、1996年被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林子丰博士,OBE(Dr. Lam Chi Fung,1892年—1971年4月17日),香港商人和教育家,生前热心公益,并大力推动浸信会在香港的发展。祖籍广东省揭西县,其父曾在乡村教书,后来成为浸信会牧师。林子丰早年在厦门和北京求学,后来于1915年来港发展。他于1920年迎娶陈植亭为妻,两人育有七名儿子和两名女儿。当中,其子林思齐是加拿大首位华人省督。他于1922年在广州创办嘉华银号(中信嘉华银行前身),后来又分别在1956年和1963年成立香港浸会学院和浸会医院,当中浸会学院在1994年11月获***批准,正式升格为大学。林子丰在1971年4月17日病逝,享年80岁。他死后,谢志伟接任浸会学院校长一职。

林思齐,祖籍广东揭西金坑,1924年出生于香港。是加拿大企业家,1988年7月底被加拿大联邦***任命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省督。林思齐40多岁携家闯荡加国,走过一段艰难摸索的路程,他运用别人的经验和别人的金钱来达到自己发展事业的目的,建立起一个房地产“王国”。他有钱之后热心地回报社会,为移民国作出巨大贡献,他成了华人第一个被任命为加国的省督,这也成了林思齐本人和加拿大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刘南辉先生,马来西亚拿督,祖籍揭西县河婆镇,1929年12岁时因家境贫困随母到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几乎没有人不认识,高高耸立在新山市中心那25层高的刘南辉大厦,就是他事业的象征。

贝兆汉 民国29年(1940)生于坪上镇湖光村。曾任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厂长、党委书记。1993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从1993—2002年期间被评为全国、广东省、广州市优秀企业家。

刘之券 民国28年(1939)生于河婆镇。曾任广东省威达医疗器械集团公司总经理。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广东省第7次代表大会代表。

刘汉水 民国18年(1929)生于河婆镇。1998—2002年任马来西亚砂劳越河婆同乡会会长。

刘英明 民国12年(1923)生于龙潭镇。1997—2000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会长。

刘南辉 民国7年(1918)生于龙潭镇。1975—1995年任马来西亚柔佛州河婆同乡会会长。

吕伯东 民国22年(1933)生于棉湖镇。香港大华手袋集团公司、美国大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企业协会顾问,揭阳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揭西县第六、七届政协常委。

许涤新(1906─1988),经济学家。广东揭阳人。1926年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劳动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武汉、重庆《新华日报》编辑,《群众》杂志主编。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统战部长,华东财委和上海市财委副主任、市工商局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行政管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校长等职。是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逝世。

曾定石 于1920年12月出生,广东揭西人,1936年10月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入抗大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济南市委联络部副部长、徐州市委联络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五华***,汕头市委副书记,广东省计委主任、副省长,广东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五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定石于2006年9月13日14时3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汪文荣先生曾任泰国汪氏宗亲总会理事长,现任名誉会长,他出生于泰国,兄弟五人排行第二,祖籍揭西县美德乡:汪先生自幼天资聪敏,秉性忠厚,在发展事业上,善谋能断,与兄弟和睦共处, 从经营编织业起家,发展至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工作兢兢业业,事业蒸蒸日上。

张征雄 民国27年(1938)出生,祖籍河婆镇。1991—2003年任马来西亚霹雳州河婆同乡会会长。

李康 1959年生于灰寨镇。1988年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汕头公司总经理,经营房地产业,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现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华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法人代表。

李扬真 民国19年(1930)生于棉湖镇。香港同力集团公司主席,揭阳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揭西县第五、六、七届政协常委。

李建南 民国15年(1926)生于灰寨镇。曾任泰中友协副主席,泰国暹罗揭阳会馆永远名誉会长。

李秉涌 1952年生于棉湖镇。香港揭阳同乡总会副会长、海外乡亲联谊会理事及副会长,揭阳市第3届政协委员,揭西县第6、7届政协委员。

石诗武先生,1946年出生于揭西县棉湖镇。他自小勤奋好学,立志创业,小学毕业后便到香港定居,16岁又移居泰国。白天在其父石声誉先生兴办的石来兴针织厂做工锻炼,晚上夜校攻读,不但学了中文,还精通泰文和英文。他在工厂学管理,在营销中学决策,在商海中锻炼成长。到六十年代末,便独立经营企业,发展制衣、纺织,房地产业等,业务日渐鸿发。

汪文盛先生,民国7年(1918)出生于泰国,祖籍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镇美德村。他自学成才,最初经营绳业生意,兄弟同心协力,艰辛奋斗,先后创建大丰信迁有限公司、大丰商业中心有限公司、大丰置业有限公司、汪三兴出入口有限公司等,并历任公司董事长、董事总经理。他热心于社会慈善事业、献金救灾建校、造就人才,备受中泰人士敬仰,荣任泰国汪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泰国六桂堂永远名誉理事长,中泰友协理事、遏罗揭阳会馆副理事长,泰国塑胶厂商公会理事长,吞府中山公学副董事长等要职。泰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

汪汉国 民国元年(1912)生于京溪园镇。1951年在原揭阳县新龙区带头组织潮汕第一个农业互助组,解决当时单干的矛盾,推动了生产,超额完成爱国增产计划。1952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访苏代表团赴苏访问。1954年被选为第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参加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缅甸。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陈卓然 民国23年(1934)生于金和镇上埔村。泰国暹罗揭阳会馆名誉会长。 13岁陪同母亲赴泰与祖父母及父亲团聚。陈先生自小接受家庭慈母良好教育,聪明机智,对人对事极富同情和进取心。先生18岁时毅然辞别爷娘只身赴曼谷创业,刻苦学习铁罐业工艺,至24岁青壮年时,便自行创业,至28岁事业如日中天。

陈细字 民国19年(1930)生于京溪园镇。曾任揭西县京溪园供销社副主任。中共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许定安先生,祖籍揭西县棉湖镇。1946年到泰国谋生,开始当帮工,后创办了“许兴盛两合公司”,专营建筑材料,接着又创办了规模可观的“戊甲蒙六差拉公司”,专营意大利等国瓷砖、洁具等建材。他历任暹罗揭阳会馆理事、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等职。

林兴识 民国21年(1932)出生,祖籍金和镇。香港揭阳同乡总会会长、港九潮州公会名誉会长、揭阳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揭西县第5届政协副主席。

林行能 民国8年(1919)生于棉湖镇。曾在揭阳工艺厂工作,木雕艺术家。1961—1962年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馆休息厅木雕装饰工程。1980年创作的《龙凤呈祥》木雕获汕头专区工艺美术展览二等奖。

林应兆 民国29年(1940)生于凤江镇。香港广益有限公司、智侨置业有限公司和龙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揭阳同乡总会副会长,揭阳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揭西县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

林应足 民国10年(1921)生于钱坑镇。曾在揭阳工艺厂工作,木雕艺术家。1961—1962年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馆休息厅木雕装饰工程。

杨泽雄 民国35年(1946)生于棉湖镇。居住棉湖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3期毕业生,国民党***军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南京保卫战和湖南衡阳阻击战等。

黄仁民 1960年生于棉湖镇。澳门威仕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揭西海外乡亲联谊会理事、副会长。

黄纪达 民国16年(1927)出生,祖籍河婆镇。1969—1988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会长。捐资1083万元建纪达中学、修建马跃小学。

黄佩贤 女,民国37年(1948)生于棉湖镇。澳门揭阳商会理事,棉湖侨联名誉主席。

黄锡钦 民国24年(1935)生于棉湖镇。2000年被中国刀剪行业专家委员会聘为第一届专家委员。揭西县刀剪厂厂长。

韩佑珍 民国24年(1935)生于河婆镇。曾任揭西县造纸厂技术组长。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韩志光 民国6年(1917)生于河婆镇。曾在汕头公元感光厂从事相片技术鉴定工作。是中国第一个用国产相纸印出第一张相片的人。1949年汕头举办摄影比赛,他的作品获得第二名。

赖国梅 光绪35年(1909)生于五华县。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1934)在大北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交通员。享受副省(部)级医疗待遇和副厅级干部政治、生活待遇。

蔡子今 民国28年(1939)生于坪上镇。现任马来西亚砂劳越河婆同乡会会长。

蔡体远 民国9年(1920)生于坪上镇。1992年任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1993年当选为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蔡英元 光绪30年(1904)生于龙潭镇,居住台湾省。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毕业生,国民党***军中将。民国21年参加淞沪战役,后参与台儿庄会战等。

蔡新 民国9年(1920)生于坪上镇,居住台湾省。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毕业生,国民党***军中将。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长沙、衡阳、桂林等会战。民国34年(1945)带兵入台湾省接受日本军投降。

李志明(李景春)先生于1916年生于广东省揭西县灰寨镇新图村,15岁时则同兄长一同从商。日本投降后到香港谋生,后赴马来西亚砂劳越定居,从种植业开始至合办金庄,开展房地产业务。仅用十多年时间,他创办的宝光机构展成辖下金钻业、屋业、采石、砖瓦、塑胶、船运等成为当地工商界巨擎。1978—1981年任马来西亚砂劳越河婆同乡会名誉会长。

蔡美力 民国8年(1919)生于坪上镇。1996—2000年任马来西亚柔佛州河婆同乡会会长。

张秀管先生,原藉广东省揭西县河婆北坑村,1920年出生。1929年随慈母抵马后,母子一行六人落脚干森美兰州淡边埠,开始垦荒耕种生活,幸得樟鄂情长,手足情深,加之母亲教育有方,在克勤克俭之下,稍有所成。1939年干石山农村附近淡边埠经营新永兴脚车店兼售家用杂货,两年后至马六甲朋友店里寄宿,早上办货,下午雇牛车运返淡边埠。此时正值少年, 为谋生计, 无法进校求学, 只有利用晚间接受少许夜校补习,深知学识之重要,无奈家境贫困,本着虚心学习和苦干之精神,脚踏实地与信守之原则,颇得商界同仁的认同与支持。

蔡美全 民国7年(1918)生于坪上镇。1992—1996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会长。

蔡家舜 民国22年(1933)生于龙潭镇。新加坡河婆集团董事主席。

李克农, 男,1950年4月生,广东揭西人,1968年2月参加工作,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海关副总监关衔。现任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

黄志明先生,宇乐我,乳名黄乐灿,祖籍广东揭西圆埔东门乡,出生于故乡,家境小康,是家乡闻名富豪之后代。幼受家训,聪明伶俐,以深沐儒家文化之薰陶,于河婆中学毕业之后,出任乡间教职,教学方法善变,表现专长,乡亲父老咸赞,后生可畏。先生抱男儿之志在四方之心愿,展冀飞翔,年26岁,南来马来西亚,受聘柔佛州笔珍路小学教职,继任古来路中山小学之校长职。

蔡高学 民国20年(1931)生于坪上镇。1965年在杭州重型机械厂工作时,代表杭州市民兵参加浙江省军区、浙江省***组织的民兵射击比赛,荣获一等奖,被授予神枪手称号。1991年离休。

品冠,原名黄品冠,马来西亚籍台湾流行歌手。1995年签约台湾滚石唱片,并与光良组成歌唱组合无印良品,和光良在马来西亚发行首张创作专辑《掌心》,销售破白金。2000年组合解散后先后,推出5张个人专辑。十数年来,情歌王子的地位自始至终未有动摇。08年,他第一次登上大银幕,新作《注定爱你》于9月12日全国上映,一改“默默等你”的形象,主演一个“花花公子”。


中文名:黄品冠
外文名:Victor Wong,Pin Kuan
别名:阿品,蒙眼仔,老黄赖,饼干
国籍:马来西亚
出生地:马来西亚吉隆坡
出生日期:1972年2月26日
籍贯:广东省揭西县坪上镇


揭西古代名人

林德镛,出生康熙25年<1686>出生地棉湖,幼好武,膂力过人,武艺超群。康熙56年<1717>中武举人第2名,康熙60年<1721>中武状元,授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并加哈哈珠子扈。不久,康熙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林德镛也护驾同行。但他因早逝未能施展才干,于1722年去世。归葬于提阳玉塔乡,墓地俗称"状元坟"。

曾习经,1867年生于棉湖,诗人,书法家。光绪14年<1888>就读广州广雅书院,十五年登举人,十六年登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官至度支部右丞,兼任法律馆协修,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堤调,印刷局总办等职。当时部务新创,举要挈纲,制定章约,多出其手。同时参与改币制,铸银币,创税校,设纸厂,开印局等要务。他与维新派梁启超为莫逆之交。梁启超筹划变法后,他们常有书信论维新之事,他在清帝逊位前一日辞官,退居京都,躬耕不辍。民国***曾多次聘其出任财政部长,广东省长之职,他都固辞不受。作品有《蛰庵诗存》,《秋翠斋词》等。梁启超为其《蛰庵诗存》作序,称之为"清易代第一完人"。京沪诗坛将他与黄遵宪,丘逢甲,丁叔雅合称"岭南四诗家"。1926年9月逝世,姚秋园为其作《曾右丞传》。

林景拔,生于康熙年间,棉湖人。从小性聪慧,日记千余言,10岁能文。康熙壬辰<1712>登进士,入翰林院。不久告假归隐,揭其庐曰:"北阙永怀瞻日近,南窗聊倚啸风清。"并亲手植柳一株,自称一柳主人。从此足迹不到公庭,筑依绿园,日与名士论文赋诗。著有诗文集三卷。

彭如干,五云下岗村人。父彭名史,乾隆初年举人,曾任惠来县教谕。乾隆丙午年<1786>彭如干登进士,封官黄河道。以治黄河成绩卓著,提升为河南开归。陈许兵备道,加按察衔,赏戴花翎。其长子官至清河道,次子官至道员,父子三道台,曾名盛一时。在乡梓建有九厅十八井之住宝,面积2024平方米,规模之大,名闻遐迩。其子孙多居于河南。长孙衍台,道光中登顺天举人,选授儒学,回籍掌管圭山书院。

卓兴,清道光九年<1829>出生于棉湖草厝巷一个贫苦家庭。少时浓眉大眼,身材高大,武艺出众。清道光年间到钦州投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历任平镇营都司,虎门水师副提督,受赐顶戴花翎和"格艮叶巴图鲁"的名号。后封为潮州总兵,并赏赐三代一品封典,建卓府于潮州。同治七年<1868>告病辞官,于光绪五年<1879>卒。

陈毅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生于京溪园长滩村。自幼聪慧好学,博得亲朋戚友厚爱。16岁为邑庠生,19岁考取明经进士,官职失考。卒于1756年,葬于金和芋卵埔,墓地仍在。

杨宗瑞,祖籍金和仙坡,生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1327年登进士,官授奉政大夫,知梅州,升授同知,署潮州正堂。后入朝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与张起岩同修元史。其尤擅写诗,有刻本诗集流行。卒于至正十二年<1352>。

彭振升,清雍正<1727>生于五云泥岭九斗村,幼喜文爱武,过目成诵,武艺超群,于乾隆丙午科<1786>恩拔明经进士。

liucheng-211 发表于 2013-11-3 17:01:43

揭西人才辈出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2013-11-3 20:37:17

张梦石呢

zwfc1983 发表于 2013-11-5 21:50:31

张汉青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西名人(部分)揭西名人录(排名不分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