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坪上镇下坑村航拍,美得不要不要滴
坪上镇南联下坑村下坑村位于坪上镇西面,距离镇政府1.5公里。村的西面是新寮村,东面是下马石村。始建于公元1592年,因五世祖绍朴公于明朝早期由尖田村迁来创基,形成了现在这个风景优美的村落。据传当初村边路口下有条下坑流经此村,徐徐而过,故取名为下坑村,曾用名下坑寨。该村地形西北为山,南面为平原,属于半丘陵地带。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平缓,整个村寨呈方形,四周房屋相连。省道S238公路经过本村。该村河涌均属榕江水系。
清顺治年间,下坑村属揭阳县河婆都。民国初,属揭阳县河婆员埔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汕头市。1999年至今,属揭西县坪上镇南联行政村。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蔡姓。下坑村无其他姓氏。该村世居民族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2015年末,户籍人口1018人,其中男性有525人、女性有493人,无非户籍外来人口。80岁以上老人35人,最年长者年龄为96岁,性别男。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306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776人,农村留守儿童有28人,实际在村人口306人,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主要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生产、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
下坑村的古迹现存宗教和民间信仰有玉泉庵,俗称新庵。始建于清末,重修于1978年,供奉慈悲娘娘,庵的主要部分是山洞,一庞然磐石覆盖上面,两旁有石柱顶住。正殿宽达7平方尺,覆石酷似瓦檐,内高外低,最高处有3公尺,洞口用长石砌成八角大门,殿内光明可见,熠熠生辉,正面佛坛上有两尊慈悲娘娘石像,高约一公尺,仪态端庄。
玉泉庵下面另有一座名为“紫云庵”,却不知因何故,前几年在重建时就停工了,到现在都还处于半荒废状态。
村内有一座“大圣爷”宫,始建于明朝,重建于2012年每年的正月初四,全体村民会在村中进行迎老爷活动,“迎老爷”是一个祭祀活动,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大圣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街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组成。“迎老爷”是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迎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