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客家人都把妈妈叫做姆(mei)
揭西人都会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我们每天为揭西网友推送最新热点新闻、资讯,让您不出家门便知揭西大小事。辨别是不是客家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看他怎么称呼自己的妈妈,几乎全世界的客家人都管自己的妈妈叫做“姆”(mei)。
客家人,以前都有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就是称谓自已的父母不是用爸爸、妈妈,而是用一种比较疏的称呼来叫喊自已的父母。这种现象,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较为普遍,七十年后才逐步改变。
说起这种称呼,还使我想起小时候的一段小插曲呢。记得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听老师说过,祖父就是爷爷,祖母就是奶奶,父亲就是爸爸,母亲就是妈妈。年幼的我,出于好奇,问我祖母“阿嬷,我们为什么不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而要叫阿公、阿嬷、阿伯、阿姆呢?”当时她说:“我也不太清楚,是祖先传下来就是这样叫的,听说是,叫疏一些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父子、母儿之间的命运冲突,即是相冲相克(佛相学术语),能使孩子减少一些疾病。叫疏一些能给孩子带来好运,能使孩子快高长大”。我当时给她说得糊里糊涂。
七十年代后,客家人对父母的称谓逐步规范了起来,渐渐地听到不少的新生儿叫唤自已的父母亲为爸、妈。而且有好些以前叫惯了阿伯、阿婶、阿叔、阿奶、阿娘的人,也渐渐地改口转叫爸妈了。现在,基本上很少听到年幼的客家小辈再叫自已的父母为阿伯、阿婶、阿叔、阿奶、阿娘了,但阿娒还是有很多孩子在用。
这也说明了,客家人的习俗也跟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进步了。但无论怎么的称呼,一句啊“姆”都是客家人对母亲最亲切的称呼,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客家人的一种标志。 :):) :loveliness: :) :o :o :) :loveliness: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