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丹斯里拿督刘南辉宗长的祖先究竟是谁?
本帖最后由 liucheng-211 于 2015-8-5 11:53 编辑揭西县刘氏昆峰公祖源考
广东省 揭西县 刘云月//文
因为世界刘氏联谊总会创会总主席与永久名誉会长刘南辉宗长创业取得辉煌成就,年届古稀又为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作出巨大贡献,引发许多谱牒专家的注意,纷纷考证公开宗长的祖源,如1989年福建武平、上杭、汀州三县联修《刘氏族谱》、还有《福建上杭刘氏》、《刘氏宗源》、《福建龙岩上杭彭城刘氏》、《客家百家姓》、《刘氏家园网》等网站、博客、2012年出版的《××刘氏通志》,相继在网上和通志书籍中公开流传刘南辉宗长的上祖源流世系,并得出一致意见,说刘南辉宗长的上祖是开一公,并列出具体世系表,让广大宗亲从文中非常‘翔实’、‘具体’了解了刘南辉宗长上祖宗支迁徙路线,其先祖昆峰公如何从福建省上杭迁徙到广东省揭西县陂尾楼村,其祖辈又如何从陂尾楼村南迁到马来亚。但与宗支历史史实和宗支现实有明显的出入,必要给于澄清,还原昆峰公宗支真相。 现在将互联网、《××刘氏通志》中有关福建省龙岩上杭开一公至昆峰公族谱世系列出如下: 自刘祥到刘兴汉的传递世系是:刘祥→刘天锡→刘沭→刘龙图→刘任→刘若远→刘尚→刘参常→刘德洪→刘月清→刘梅→刘富山→刘福高→刘文平→刘瓒→刘源远→刘诏→刘宗臣→刘贵盛→刘龙(泷)→刘可珍(开一)→刘汝忠→刘齐贤,生九子:宗汉、功汉、德汉、思汉、全汉、朝汉、仰汉、复汉、兴汉。 第一支派:刘兴汉,名百九郎,生六子:长子千十郎,字丑汉,生于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官授花县知府,为官清正廉洁,因遭贪官诬害,于南宋理宗绍定已丑岁(1229),携子孙一路南行来上杭乾田(今稔田镇官田村),择地创居,为上杭官田开基始祖。 官田刘氏开基之初,人丁不甚兴旺,一直到千十郎六世孙文甫,号竹塘,讳炳明,中宪大夫,妣李氏,生八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五郎、百六郎、百七郎、百八郎。各大房裔孙播迁情况概述如下: 1、百一郎,讳忠道,明中顺大夫,妣黄氏十一娘,生四子:文益、文义、文俊(讳秀实)、满全。文益官授赣洲巡道,妣李、张氏,生三子:石崇、遥孜、满子。裔孙居赣洲河口樟贡乡焉凹;文义妣黄氏生三子:万一、万二、永贵(文贵),万一郎裔孙全峰居永定湖雷,昆峰妣蓝氏生四子:圣、贤、道、德,合家迁居广东揭西陂尾楼。昆峰十一世孙(千十郎26世)兴讫迁居砂膀越古晋美记园;兴珍迁居砂膀越古晋;兴八迁居马来亚吉隆坡;兴门妻李氏,生建方、南辉二子,南辉居马来西亚。秀实字文俊讳时乘,官授四川顺庆知府,继任江西饶州知府,妣吴、廖、陆三氏,裔孙一支居官田,秀实之孙克宽(千十郎十世孙)迁永定高陂。克宽公曾孙(千十郎13世)奇峰,字子才,迁居广东揭西。秀实十一世孙公恒迁居宁德福安。满全、洪武八年官授赣州知府,妣黄氏生观受、五四、得兴三子。裔孙分居上杭临城西郊仙人栋、老君村和长汀四都、广东龙川苏雷洞、龙岩的连坑、赖坑、马坑以及南京、台湾、马来亚等地。 ……。 2008年后,互联网至今都在登载着由刘美榕宗长于1989年提供的福建武平、上杭、汀州三县联修《刘氏族谱》、2010年5月出版的福建上杭官田(稔田)刘氏宗亲联谊会编纂的《彭城刘氏族谱》有关内容,至2012年出版的《××刘氏通志》,内容也完全一致认定广东省揭西县陂尾楼刘氏昆峰公是开一公下传兴汉公再下传百一郎公的裔孙,现综合其一致认定的族谱事实列如下: 1.百一郎生长子文义,文义生子万一郎,万一郎裔孙昆峰妣蓝氏生四子:圣、贤、道、德,合家迁居广东揭西陂尾楼。 2.昆峰十一世孙(千十郎26世)兴讫迁居砂膀越古晋美记园;兴珍迁居砂膀越古晋;兴八迁居马来亚吉隆坡;兴门妻李氏,生建方、南辉二 子,南辉居马来西亚。 3.百一郎生三子文俊(讳秀实),秀实之孙克宽,克宽公曾孙(千十郎13世)奇峰,字子才,迁居广东揭西。 为了澄清宗支源流世系,在此公开广东省揭西县龙潭镇陂尾楼村昆峰公的真实上祖源流世系: 146世祖开七公→147世祖广传公→148世祖巨浪公→149世祖高千公[从福建省上杭迁居广东省五华县双头镇赤岭下开基立业]→150世祖十四郎公→151世祖十三郎公→152世祖必松公→153世祖恭公→154世祖千一郎公[公与弟千二郎公从五华县岐岭镇青溪下坝迁居揭西县五经富镇(原揭阳县蓝田都八图乡)南门坑开基立业]→155世祖万七郎公→156世祖念三郎(绵基)公→157世祖永海公→158世祖昆峰公→159世祖养初公[公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偕子国试 国浩公从良田桐树坪迁居龙潭陂尾楼开基立业]→160世祖国浩公→161世祖绍广公→162世祖尚玕公→163世祖盛汉公→164世祖统慤公→165世祖业始公→166世祖从望公→167世祖兹虎公→…… 上列世系表是从《陂尾楼刘氏族谱》摘录的。千一郎、千二郎公兄弟从广东省五华县迁居揭西县开基立业以来,至目前裔孙繁衍24代,十多万人,列祖所葬墓地全部有图有文字记录,宗族资料完备可供查证。上列开一公族谱与《揭西县陂尾楼刘氏族谱》对比相同之处是: 1.昆峰公是客家刘氏的后裔,从入闽始祖祥公至龙公祖源相同,昆峰公的先祖高千公是从福建省上杭迁出, 2.昆峰公生四子圣 贤 道德, 3.兴讫、兴珍(真)、兴八、兴门(闩)公是昆峰公的裔孙,均外迁, 不同处是: 1.昆峰公不是开一公派兴汉公下传千十郎公的裔孙,而是开七公派巨浪公下传千一郎公的裔孙。昆峰公出生于揭西县良田乡桐树坪村,兄弟是倚峰、见川、见溪、见泉、宙泉,兄弟六人均是永海公之子,黄太所生, 2.昆峰公生卒在揭西县良田桐树坪,其子养初公携子国浩 国试公迁居揭西县龙潭镇陂尾楼村开基立业,[国试公后回迁桐树坪立业], 3.查揭西县刘氏先祖中没有发现有秀实公,克宽公是揭西县巨涟公派的先祖,但其传下曾孙没有奇峰公, 4.查昆峰公之长兄是倚峰公(号或谥子才 英 礼 小一郎 诒燕),而以所列奇峰公推算是千十郎公的15世孙,昆峰公是千十郎公的13世孙,如此说奇峰公是昆峰公的侄孙辈,与揭西县刘氏先祖辈份不符。揭西县昆峰公之长兄倚峰公出生于揭西县良田乡桐树坪,后迁良田乡风门坳立业。 揭西县广传公下传六房巨浪公派的族谱记述是真实可靠的,宗族历史资料完整可靠,依据是: 1.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岁[1907年]巨浪公长子高千公的各房宗长在五华县赤岭对先祖祖居、祖墓复核校对无误,高千公从福省上杭迁居广东省五华县双头赤岭立业、后恭公迁居岐岭下坝立业,所建两处房屋至今仍在,高千公、十四郎公、十三郎公、必松公、恭公之墓历代裔孙春祀秋尝不断,且全部重修一新。十三郎公之墓因历史原因曾迁葬,据参加迁葬的宗长所述,十三郎公妣之“金埕”所盛骨殖尚存。 2.千一郎公是广传公下传巨浪公的七世孙,是揭西县刘氏一脉的开基始祖,千一郎公从五华县迁居揭西县蓝田都八图乡(现在的五经富镇)南门坑开基立业,卒葬于南门坑九龙岭下,重修祖墓时发现装骨殖的“金埕”内盖里有“始祖千一郎”五个黑字,且骨殖尚存。 3.永海公下传六房均有完整族谱,世系清楚,昭睦不乱。 让人不解的是:网上流传的昆峰公上祖世系源流始录者是何人,他的有关宗支资料从何处搜集所得,又是如何考证而言之凿凿,公然敢下如此确定的结论。而后续录入或成书者,有没有经过重新考证,尤为重要的是有没有征询广东省揭西县龙潭镇陂尾楼村昆峰公宗支广大宗亲意见、复核族谱真实记载?如果都没有进行这一步重要的复核校对工作,是不是太草率、太掉以轻心、太不认真负责了?尢其是代宗亲录制族谱世系而没有经过复核,就泛而传之,成书出版,作为宗亲,不敢说“批评”一句,起码可以说如此的治谱作风,值得深思。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