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发不实“天气预报”要受罚
今年4月初,微信朋友圈有这样一条信息:“潮汕清明后将迎来17级超强台风美莎克,65年来最强。”但最后经气象部门证实,该信息为网友夸大发布造成的谣传,“美莎克”对我市以及整个潮汕地区并没影响。 今后,在网上随意发布类似气象信息,将面临罚款。市气象台气象专家表示,网络上传播的“天气预报”存在信息来源不详、传播虚假、夸大信息、传播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本月开始实施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对“民间气象预报”乱象进行严格处罚,提醒市民转发天气预报应注意来源。 现象 朋友圈天气预报存偏差 现如今,很多人习惯上网查天气预报,相关信息还经常出现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并被广泛传播。记者注意到,有些发在网上的天气预报,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存在偏差。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对此,市气象台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媒体的出现使气象预报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预报来源不统一、缺乏权威性、预报准确率不高等,究其原因在于各类媒体和单位在传播气象预报过程中,很多内容不是从专门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各级气象台)获得。 “气象信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一旦遇到灾害性和预警性天气,若无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错误、不及时的气象信息,则可能会给气象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大局造成严重损失。”据市气象专家介绍,现在不少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都喜欢在手机中装一个天气预报软件,为确保获得权威信息,建议市民在下载天气APP软件前,应尽量选择一些知名、有权威出处的APP软件,查实其发布的内容是否来自气象部门,在查看天气消息后,不可随意转发天气信息。 新规 非法传播最高罚5万元 “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按照职责通过气象预报发布渠道向社会发布,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发布气象预报。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气象预报。非法发布气象预报可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传播虚假气象预报,或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市气象专家介绍,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对气象预报的传播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市气象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气象预报的需求越来越高。《办法》的出台,能够规范气象预报发布,鼓励气象预报传播,从一定程度上遏制部分人随意发布“天气预报”的现象,避免预报来源不统一,预报准确率不高、针对性不强,预报更新不及时,预警信号发送慢、覆盖面不广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为社会防灾减灾和公众生活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气象预报产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 提醒 查看天气信息注意出处 记者采访时,有部分市民提出质疑,有时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不太准,相反个人的经验反而更准。 对此,气象专家回应,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预测科学不可能“完全准确”或“永远准确”。此外,大气运动规律变幻莫测、现有气象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等也是制约因素。目前,气象部门做出的天气预报,是建立在现代先进观测手段和数值模式预报的基础上。过去,人们对气象总结出的经验,有其合理和科学之处。但如果想要更精细化的预报,只能依靠现代化手段才能完成。揭阳气象台有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不断做好订正滚动预报。 为了增加天气预报准确性和科普性传播,让群众随时掌握权威天气预报,我市气象部门也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不断增加发布途径,目前我市天气预报的服务途径有:电视、电台、报纸、天气微博、天气微信、揭阳气象局公众网、12121电话、手机天气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广播等,市民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天气预报服务途径。 (编辑:黄晓芸){:soso_e100:} :) :o :) :) :o
页:
[1]